一班·主题||从前慢慢的旧时光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我是唱着《走进新时代》进入中学的校园的,那所学校就在我们村的最南头,我家在我们村的最北头,我是走路去学校报道的。那时候我的嗓子还不是现在这样的公鸭嗓,我还可以带着大家一起把走进新时代唱得高亢嘹亮。到了初二就不行了。

因为背课文,正赶上变声期,一年里嗓子哑了好几次。后来语文历史政治这些需要背诵的学科都让我背的滚瓜烂熟。有多熟?就是哪一个章节在课本的第几页,是左上角还是右下角,都记得很清楚。我因此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它成就了我很多年。

但我的中学时代也就仅此而已了。

很多人在中二时代看过漫画,打过游戏,甚至早熟一点的还谈过恋爱。我不是。本来农村的学校里土的掉渣,图书馆都是应付上面检查临时弄出来的摆设,更何况其他的读物。印象中看过几眼故事会,听有的同学说起过福尔摩斯探案集。

我的回忆里,对于中学甚至于高中的印象,都是埋头苦读。那时候似乎真的也不知道辛苦,每天学习,学习,学习,像一个机器人不知疲倦。艾斯、威尔史密斯、张国荣,以及自己后来自己模仿了很久的周星驰,都是在大学里才认识的。

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看书,背书,没有接触过其他的什么东西。包括恋爱。或者说,有过恋爱的懵懂,一厢情愿的相思,也有被人表白,那都是到了大学回过头才发现,那时候一点点的萌动会有那么大的魅力,让人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然觉得温暖。

所以我的从前,那些慢慢的旧时光,可能真的只是旧时光了。除了学习以外没有什么多姿多彩的生活,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经历,没有什么魂牵梦萦的佳人。甚至于怎么一步一步从农村走出来了,也都是误打误撞。哎,真的是没有规划和预谋啊。

不过中学的时候写过很多信,也收到过很多信。初二的时候还交了一个笔友,断断续续书信来往了半年吧,后来就不联系了。倒是几个不错的朋友,一直写信到了大学。大学里有了手机和电话卡,还有了网络,慢慢地也就不写信了。

这一向,也有二十多年了。

告别了书信的年代,也告别了对着书桌前那一小片天地思念远方的人的那种悸动。其实发出一封邮件,等待一个人回复信件,也曾经是很美妙的时光。像木心说的那样,从前的时候又那么慢,车,马,邮件都慢。就是这种慢,让人心里多了一份期待。

其实那时候好像也没有觉得有多慢,就像绿皮车跑完半个中国,在午夜的成都街头忽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只为给她一个惊喜呢!绿皮车真的很慢了。因为慢,现在可能也没有了吧。但那时候,车的前面有心里牵挂的人,车的外面是白茫茫的月光。

那时候的邮件也很慢。写信本来就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写一写可能要停下来想一想,想的不对了前面的还要撕下来重新写。好不容易写完了亲自跑一趟邮局投过去。然后是等待。想象着对方收到信拆开看时的表情,也盘算着什么时间能收到回信。

在绿皮车跨越漫长的距离奔向远方时,在邮件信封带着手写体的温度和味道转移到另一个人的手心时,我们之间曾经那些没有言明的情意,夹杂着青春独有的气质沉淀在记忆的最深处。有些人曾经就是那样错过了,有些人还是错过了好一些。

有时候不经意回过头,去看看那些从前的旧时光,会觉得那时候真好。有时候不经意看到镜子里已经泛起白发的自己,去仔细数一下眼角爬上来的皱纹,会觉得今天也很好。可当我把今天和那时候连起来再看时,不知为什么,我的老脸上会忽然挂满泪水。

人生的路程是永远无法回头的。

但回忆的闸门总会不经意间打开。

就像我穿着拖鞋板走进中学的大门去考试,监考的老师一口一口的吸溜着冰棍,我看着直咽口水。就像我在烈日下坐在军训的队伍里,想象着第一次离开家住在学校里。就像我在秋天的清晨坐着火车进入大上海,眼前高楼林立,我却无所适从。

从前的我只是个一心读书的学生,后来的我怎么就结了婚成了家还成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尘世的喧嚣和繁华总让人不知所措。有时候想想走过的路,真不知怎么到今天的。有时候再想想未来的路,真不知该怎么去做出新的选择。

但人总是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不管从前曾经有多慢。

不管曾经偷偷回头看过几眼。

不管是一地鸡毛,还是光芒万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