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本书是在一个教育公众号上,作者试图借其中的观点论证鸡娃的无效性,TA引用了一个数据,大概是拼命鸡娃最多也只能让孩子在成年后的收入增加8%。
抱着希望找到“不鸡娃”理论依据的初衷,找来这本书看,发现如此理解这本书,真是太狭隘了。而且上面的数据并不是出于本书。
简单总结一下的话,作者希望说明的是,如同人生很多事都需要运气一样,我们的基因也依赖于运气。当精子和卵子结合,有75万种基因组合的可能,可不就像抽彩票,你拿到什么牌,全凭运气……因此有人健康,有人残缺,有人智商高,有人易抑郁……而一个公平的社会里,人们不应该为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负责,因此作者关注的是,如何使社会的结构更有利于那些在基因彩票中不占优势的人。
一个公平(equity)的社会,不是简单追求平等(equality)。教育公平不应该是对每个人一视同仁,而是给最有可能遇到困难的孩子提供支持。
如果回到育儿的问题上,也许首先要承认基因彩票的存在——比如有的孩子天生善于学习,有的有阅读障碍——从这点上来说,一味“鸡娃”确实意义不大。但是在不同的阳光和土壤下,植物确实能长成不同的样子。
一个著名的实验是,同样的种子种在2个不同的地方,一个光照不足土壤贫瘠,一个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前者长出的植物高度基本一致——都很矮小;后者长出的植物高高低低,差别很大,但它们都能长到自己的最大可能。
前者是普遍贫瘠的社会,后者是较为富足自由的社会。即使是同样的基因,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也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女性的教育程度。
一个自由的社会,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得到最大的发展,但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给“运气不好”的人更多的支持——包括基因运气。
书里有个小故事,作者经常带着孩子经过一个桥洞,那里住着很多在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家可归的人。孩子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家,而我们有?” 她回答:“因为我们比较幸运。”(想到杨绛有篇小说,面对车夫的死,她感到“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人生确实像个博彩游戏,每个人从一开始拿到的牌就是不一样的。虽然富人不会承认自己的成功源于运气,但很多穷人确实没有什么选择。
其实“鸡娃”的存在,恰恰是有选择性的表现,只不过,要在“鸡娃”的同时认识到遗传率的存在——在一个相对自由富足的社会里,遗传率的作用是最为明显的,就像健康环境下的植物反而高高低低差别很大。
给孩子尽可能的支持,但是在TA表现不够好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遗传基因以及孩子“手气”的局限性。也许社会的公平暂时难以实现,但是父母可以做的是,是给孩子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