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考生,作为高考大省,有人比喻是地狱式的,有人比喻是炼狱式的,总之,高考大省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平庸的孩子还好说,相对而言压力应该小一些,也许这话有些偏颇。但对于那些平日里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在高考前期出现成绩下滑的,再加上学习的紧张氛围,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压力。
就拿我的儿子来说吧,中考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高中,就拿全区来说,也是进入了前一百名,高一高二成绩名列前茅,可是进入高三成绩就有所下滑,成绩呈现波浪式的起伏不定。这种情况下,有时候我看得心急,难免来一番说教,事后和同事或是老师聊起来,他们都会说我的那些所谓的说教都是在无形中给他施加了压力。
作为平凡的家长,高三和孩子的交流其实真的挺难,这个阶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长的说教都是些明了的大道理,孩子听不进去也有情可原。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了,家长就开始比孩子还紧张,没努力吧?不进则退,看看人家谁谁基础没你好怎么就进步很大了?……话一旦出口,往往又会埋怨自己说话不够缜密,是否又伤了孩子。
家长不是心理专家,在孩子压力最大的时候,孩子写下的东西,孩子的情感表现,这一切都让人感到了可怕。就拿一句话“我们父子的缘分已尽”,作为从小一直宠爱着他的父亲来说,那时的我是崩溃的,想想校园刚出现的自杀现象,加之自己的身体状况,那个夜晚,我恐慌到了极点,半夜独自漫无目的走在黑暗里,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该怎么办呢?我撕扯着头发,捶打着胸脯,那段时间我检查心脏有些问题,不适感也“不失时机”地光顾,这也许就叫祸不单行吧。那夜,漫游在黑暗里直到曙光给了我些许的安抚。
上帝一定也在可怜我吧。
和老师沟通,听到的也是叹息声。和老婆交流,往往又是两人抱头大哭,和谁诉说呢?作为救命稻草的女儿也是一筹莫展,咨询了心理医生,提供了一些安慰,如此而已,女儿也无法和儿子沟通,儿子一向是粘着姐姐的,然而这种境况下,姐姐也无计可施了。
根本不和你沟通。看心理医生?很自然他是拒绝的。
无计可施的时候我想起一位文友经常在广播电台做专访节目,这应该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第一次我发了一个微信给他,大体说了孩子的情况,根据孩子写下的东西和他妈那些一知半解的了解(这段时间,儿子只和他妈有些许的交流),他是走进了一个可怕的误区,男孩的生理期出现了问题,文友很快回复了两个字“跑步”。起初我是理解错了,以为老师自己在跑步呢,过后恍然醒悟,老师是让孩子跑步从而走出误区,这就是微信聊天的一些不足之处,要是通话咨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误会了,还好当时我回复了一个抱拳的表情,幸亏没有更大的误会。
接下来,正好孩子也想走读,这也是老师和我们所期望的,大概孩子也在自己努力寻求走出误区的方法。第一次走读的那天,我打了一个便车陪儿子跑了五里路,一路上儿子和我说话还不少呢,这是一段时间里少有的一次。
那一夜,孩子的情绪很稳定,我和他妈的情绪也很稳定。
问题都不会是迎刃而解的,跑了三两次,儿子基本就拒绝跑步了,说晚上谁跑步呀,又不是早晨。言外之意,他不想跑步了,原本想跑两个月让他情绪稳定,结果跑步又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权益之策。
顺着孩子吧,老婆又说。
回家到半夜一两点不睡又成了老婆的一个心病,是啊,这样白天哪有精力学习呢?我也是怕了,连续几天半夜起床赤脚去他的房门外瞅瞅,他的房门总是反锁的,去阳台窥视一番,外面的光从玻璃折射回来就像是阻止我的行为。
掩面沉思,是不是我们太紧张了,其实女儿也提醒过我们,晚上他想放松就放松一下吧,别去管他,然而我们却是放不下的,老婆也说她经常半夜起来去看看儿子的房间,只是看看而已。
终于,二模以前,我打通了那位文友老师的电话。你们还是先来和我交流一下吧,是不是你们焦虑了。一时,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可惜,因为路途遥远时间不方便拜访没能成行。
一模的成绩还好,二模的成绩也算平稳,我们听信了闺女和那位老师的话,顺其自然,把自己的心态放平。
至此,儿子的情绪也在慢慢的变好,晚上回家不再拒绝他妈妈买的小零食或是做的一点宵夜。
平平安安就好,老婆经常这样提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