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我在网上听了一期短篇小说写作训练课程,老师给我们留下很有意思的作业——用三组词语串联成一个故事:手枪、公交车、废旧工厂;望远镜、楼道、小男孩;墓地、酒吧、火车站。
适逢周五,儿子回家,我耐心地等他做完作业,然后两人一起下楼散步。我拿起手机,让他看了我的作业要求,问他有什么意见,儿子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始滔滔不绝。
“‘手枪、公交车、废旧工厂”这三个词语,要写推理的,适合写一篇绑架案,根据绑架者在公交车上留下的蛛丝马迹,找到关押被绑架者的地方——废旧工厂。”
“‘望远镜、楼道、男孩’,要写真情的,从‘我’在楼道用望远镜观察一个男孩写起,男孩要贫苦一些,比如穿着破旧,然后写他在苦难生活中的坚强。或者是看到一个男孩带着比他更小的小男孩,小弟弟不懂事,追着球往马路跑,男孩在被汽车撞着的前一秒,把小弟弟猛地推开了,而自已却倒下。”
“‘墓地、酒吧、火车站’,可以写悬疑,你可以想像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守墓人听到异常的声音,于是去墓园查看,这时一定要把恐怖的气氛写出来。忽然,他发现一具尸体,然后警察调查,锁定嫌疑人,在酒吧抓捕嫌疑人。嫌疑人却跑了,跑到火车站,在火车站的抓捕就是高潮,不要写在车箱里打,最好是在车顶上打,这样比较惊险刺激。”
“那你觉得我写哪一组比较好?”我又开始“求救”。
“如果是我们男孩子写,写第一组或第三组比较好,这种恐怖悬疑小说,写的人需要很强的心里承受能力,不然会先吓坏自己。而第二组,比较适合你们女人。”
听到“你们女人”四个字,我抿嘴偷笑。
“好啦!三个故事的架子都搭起来了,你就可以在架子上加血加肉,让它变成大胖子!”
听完儿子的话,我的内心开始激动。儿子一直以来懵懵懂懂,对身边的人事不太上心,交待他的事情,也总是忘记的比记住的多。平时在家里不是捧着一本书,就是对着电视机,时不时发出几声笑声。他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时候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周末回来,我们的对话除了作业,其它事情儿子大都用“挺好的”、“还不错”来回答。
我开始担心起来,这样没有沟通肯定不行,于是把几本我觉得不错的书介绍儿子看,可儿子就是不愿意看。我又开始反思,是不是方法不对?最后,只好让儿子推荐他喜欢的书给我看,然后我们的话题就围绕书里的人物展开。
今晚,我第一次听到儿子这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兴致盎然,与以前的他判若两人,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一定不会相信!我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夸赞儿子的逻辑思考能力不错。此时,路灯昏暗,我看不清儿子的脸,但是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小小的心里充满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