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飞来成都,一晃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时间。工作已经开展了,但无奈自己的办公室到现在还没弄好,没法上网,需要借用同事以前的办公室收发一些与工作有关的邮件。感觉与世隔绝了一样。现在只能先用WORD写好,再伺机粘到我的博客上去,向关心我的亲人们汇报一下在这里的情况。
新手机号码
一到成都我就买了个当地的手机卡。工作效率颇高的我老人家当晚就发短信把这个新号码通知了我的亲朋好友。短信很简单:“各位:这是我在成都的新手机号码,接听是免费的,保持联系。”结果第二天我用这个新卡号打电话接电话都没问题,但短信发不出去,总说是无效服务。刚买的卡就出这个问题,我打10086去询问。查询结果是:“你于9月1号晚发出了大量信息,所发的信息根据公安部和信息产业厅的规定有不恰当的词语,所以对你的短信功能暂停了24小时。”我说我就发了那一条信息,又读给她听,问她这信息能有什么问题。曰:“有些骗子骗钱时就是发出大量的信息,告诉人家说:我的手机号是……,然后让人汇款到他的账户上。”我无语。
“老师”
记得2004年在广州我们组织一次研讨会,有位副教授见到我就问:“请问你是Eva老师吗?”答曰:“我是Eva,我不是老师。”和她熟了之后,她告诉我说当时我的回答令她有些鄂然。后来才知道在NGO这个圈子里,大家互相会尊称“老师”,只是我不习惯这个称呼。去北京时跟嘉分享,她说:“以你的年纪和经验,你要习惯别人叫你老师啦!”她也是经历了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这次来了四川,我的同事对我一口一个“老师”,我也只好对她一口一个“老师”,但仍是很不习惯。最后我的心结是这样解开的:有天我和同事一起去买车,她向司机介绍我,说我是陈老师,又向我介绍司机,说他是某老师。原来四川人逮谁都尊称谁是老师。现在我心里算是坦然啦。
余震
来四川之后,已经有四次别人告诉我:又震了。前两次是我成都的同事告诉我的,我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第三次来成都做志愿者的小狸都感觉到了,我还是没反应。第四次成都的同事告诉我又震了的时候,我不服气,于是问她刚才是上下震还是左右震,她说是上下震。唉!难道我感觉迟钝不成?要不就是我成天晕晕乎乎的?最后的解释是:我适合在震区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