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能让你戒烟》中,分享了作者自己戒烟和帮助他人戒烟的经历。
在戒烟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就是自我怀疑。怀疑自己是否能够真正永远的原理尼古丁的困扰。
这种怀疑不只是在吸烟者中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自我怀疑的例子。比如:
在工作岗位中,自己是否做的足够好?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的言行是否都是对孩子的成长有益的?
在与朋友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自己所做的是否都是有助于家人和朋友的?
……
这种自我怀疑的问题是非常容易让自己沉湎与负面情绪中,比如:
最近的工作不顺利,工作绩效是否或比较差?升值加薪是否没有自己的份?甚至会不会被辞退掉?辞退掉还是主动离职?如果离开找什么样的新工作?新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如《自我发现与重塑》中所讲,情绪非常容易被传染,倘若在工作中因自我怀疑导致的负面情绪非常容易传染给家庭成员,并且在家庭中进行二次传染。
这种二次传染带来的家庭生活幸福感下降问题非常严重。工作本来是为了让生活能够更好,家人生活的更幸福,结果却是工作和家庭都不好的双输结局,这不是我们期望的。
我们期望的当然是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在《自我发现与重塑》中全方位领导力的章节,介绍的全方位领导力不只是工作和家庭还包括社区和个人。我们需要努力在工作、家庭、社区和个人中建立正向循环,而不是像戒烟者或者自我怀疑者一样在负面循环中挣扎。
摆脱这种负面状态的一种方法,在《自我发现与重塑》和《这书能让你戒烟》中都有讲述。
目前我能理解的摆脱负面情绪的方式是要深刻的去识别这种负面情绪。就像戒烟的作者用他自己的思考重新认识了吸烟的真正面目:没有任何正面作用,以及社会生活中所灌输的吸烟的正面作用都是假象。当他认识到吸烟的真实面目之后,就没有了自我怀疑,而是成为了坚定的不吸烟者。
对于不吸烟的我来说,戒烟者的启示可以用于尝试戒掉负面情绪。
人是感性和理性共存的复杂生物。回想自己的负面状态或情绪,都是伴随着感性的兴起、理性的缺失以及与之相伴的自我怀疑。
之所以会有自我怀疑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充分的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
对于认识自己来说,能够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很困难。因为这些往往都不只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掺杂着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己最自己的期望和外界对自己的期望。
在自己和外界的相互作用中,我们到底是以外界为核心还是以自己为核心?
如果以外界为核心的话,非常容易在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被牵着鼻子走,最终沦为适应外界的工具人。
如果以自己为核心的话,也有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外部世界的变化而被淘汰掉,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很难做到不自我怀疑。
综合的方法可能是,既要重视自己也要重视外界,要做到能正向激励的双核心的循环,要对两个核心都充分理解才有可能。
也就是说,要坚定的不自我怀疑,产生积极正向的循环,需要充分的认识自我与外界的真实需要。
认识外界的真实需要,能知道世界上有多少跑道和路标。
认识自我的真实需要,能知道在这些路标和跑道中,哪些是适合自己的?哪些是自己能够像跑马拉松一样,长期积极正向跑下去的。
不过,在现在的社会中,跑道和路标非常的多,如何从众多的跑道和路标中识别出适合自己的就很重要了。而且每一条跑道都有可能有岔路口,也有可能是断头路。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自己还是会面临着取舍。
此外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每个人都不只是在1条跑道上跑,同时可能在多条跑道上跑,每条跑道上分配多少体力,如何补充能量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自我怀疑不会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当你分析自己、分析外界环境、分析变化趋势并做取舍时,都不需要自我怀疑。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有迷茫感,需要明确的是,迷茫和自我怀疑是两回事。迷茫不带任何评判,就是对真实情况还不知道如何取舍,需要进一步寻找自己做取舍的依据。而自我怀疑带有明显的负面评判的色彩,它可能让自己因为负面评价而导致的恐惧情绪中不能自拔,从而丧失进一步的判断力和行动力。
在当代,我们可以享受迷茫,在迷茫中继续前行,但毫无必要做自我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