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or乙的选择

2.你能观察一下自己和周围,有哪些甲和乙吗?

参考资料:《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章《醒悟》

“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

在更多的时候,甲很可能想都没有想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他从来都不问用途,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项技能的用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同样的策略——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这东西对他究竟有什么用,因为他从未拥有过这项技能,更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推移,他凭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也没什么。”也许有一天,当他因为没有学习这项技能而遇到一点尴尬的时候,可能会慨叹:“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然而,这对他来说,仅限于慨叹。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一个理由:“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难以更易,最终,当他再次面临同样的机会时,他还会与过去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再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像乙一样的人比较多,比像甲一样的人多得多。

—————————分割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到李笑来这些观点的时候自己有被击中的感觉。“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和“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表面上看是处事方式不同,其实背后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其产生差别的原因则是人的惰性和长期形成的习惯。

        当然从外部因素来看,如果我们成长于一个散漫慵懒、得过且过的环境中,我们容易放弃自我追求,并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乙的特质;反之如果我们浸润在一个积极进取、不断寻求突破的群体中,我们就更容易向甲靠拢。当然挑战自我,扩大舒适区总是伴随着痛苦的,而持之以恒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身边像乙一样的人要比甲多得多。

        然而让人欣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磨练出强大的心智,控制我们的大脑,从而在成为乙的道路上付出努力。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环境创造新的环境。就我个人经验而言,过去的五年甚至更久,我一直就是乙的化身,满足于现实,蝇营狗苟。想法会有,但欠缺行动,使得这些年自己进步很少,深感惭愧。阅读李笑来的文字,我心里开始告诉自己:深怕自己做不到只是不去行动的借口,考虑有什么用是过度关注结果而忘记了过程本身就有意义。

        改变永远不会太晚。改变自己,是为了挖掘更多潜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也是为了改变我的家庭,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像甲这样思考的外部环境,也许传承更是下一种可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了两次相声专场,总算是不想在网上找别人说过的段子了。所以趁着寒假没有回家的时间,花了两天把初稿写了出来。到后来排...
    闾橘子阅读 1,848评论 1 8
  • 一生中,我们遇到很多人,走过很多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辈子很短,要对自己好点,活在当下,来一场与...
    云南旅游资讯阅读 448评论 0 0
  • 电影小说中经常会提出关于异时空(平行世界)的想象。不知道你信不信,但我愿意相信,确切的说是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
    希言自然_96fa阅读 286评论 0 0
  • 忘了多久没有写过读书笔记,为的这一篇,我用了3天的时间重温了多少年前曾看过的《长安乱》。也许是真的和年龄有关,昔日...
    林云翼阅读 212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