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巴图家的这一天,前旗刮起了大风,因为生病的原因,这个蒙古族的小勇士看起来有点恹恹的并不太精神,交谈过程中,他也很少开口,即使开口也多是闪避我们的视线,爸爸和姐姐向我们讲了巴图的故事。
他的故事是从他下巴痛开始的,家里人发现他的脸也开始肿起来,觉得情况不对劲的家人们连忙把孩子送到了科右前旗医院。在这里,由于治疗水平与技术都有限,巴图被诊断成扁桃体疾病,当地医生按照诊断开了刀。而让人难过的是这是一次误诊,开刀的医生告诉巴图家长,这孩子的病不在扁桃体上,当地没法治,快送孩子去大城市治病。就这样这一家人辗转赴长春就医,巴图被确诊为淋巴瘤。
独自在角落发呆的巴图
巴图姐姐在跟我们讲这段的时候,语气里还是带着点天然的不解,不解什么是淋巴瘤,也不解怎么自己弟弟就得上了这样的病。然而重疾从不曾因为任何人的不解与无助而褪去咄咄逼人的面目,它只会变本加厉地催化患者的痛苦,尤其是当患者是无辜又可怜的孩子时,它会格外无情冷漠,张牙舞爪地折磨着巴图,也折磨着这个摇摇欲坠的草原家庭。
巴图在协助修理农具
巴图一家靠爸爸放牧种地为生,年收入3万元,有羊的时候好些,能有4万块,可这4万块碰上了巴图预计20多万的治疗费,再碰上了土地绝产又能支持多久呢?巴图爸爸告诉我们,治病最重要,能支持多久就要支持多久。于是,家里人卖掉了全部100多只羊,再加上左借右凑来的钱,凑够了医疗费用,开始去长春治病的旅程。
多次抽血、反复的化疗和复查让小巴图害怕去医院,更害怕打针。比起巴图的小害怕,爸爸和姐姐一直扛着更庞大的害怕与这场与疾病的抗争:每次去长春都要过万元的治疗费车马费、有时候甚至加价都买不到的高价化疗药、亲戚朋友马上要急用的借款……
巴图家的灶台
这样的故事每每讲到这里,都摆不脱向更绝望走去的路数。然而巴图的故事不一样,科右前旗的孩子们不一样,在他们和他们的家长甚至还没能意识到的时候,有这样一群来自全国陌生好心人的关爱,从2014年起,为他们的健康加上了一道坚实的保障,让前旗的孩子们免费享有了一份每人每年最高30万元的公益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在2018年,为提高对孩子们的保障力度,扩大项目在前旗的受益面,“大病医保”在为受保儿童提供每人每年最高30万元的报销方案以外,针对科右前旗高发、高费用的5种特殊病种设计了一次性5万元“大病津贴”制度,用于患儿入院垫付及求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费用。巴图一家在科右前旗政府与医保部门领导的指导与帮助下,成功地申请到这5万元津贴。
巴图在院子中玩耍
巴图爸爸激动地跟我们说,正当家里为第三次复查诊疗的费用犯愁时,这五万元津贴到账了,便直接用在了去长春的第三次复查诊疗过程里。淳朴的蒙古汉子不住地跟我们说谢谢,“你们是好心人啊,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但是这钱真的是太解决问题了”。巴图爸爸的谢谢让我们感动,我们也希望能把这份感谢与感动传递给所有心里有爱、陪伴“大病医保”默默守护孩子们的同路人!
巴图一家与大病医保专项基金、微医·大家帮平台
在前旗,我们欣喜地看到“大病医保”的保障方案和特别设计的津贴制度能真正发挥作用,帮助到巴图和像巴图一样面临实际困境的患儿和家庭。作为儿童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忠实守护者,“大病医保”希望通过这样勇敢的尝试,为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力量,让所有和巴图一样的小朋友健康地长成草原上高飞的鹰,我们来做那翅膀下的风,助力他们高高地飞向没有疾病困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