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物:
【刘峰】一直到现在,还能想起刘峰朴实的微笑和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就像萧穗子所说的:可能是因为我们都习惯了他给予的好,所以才觉得他的善良是理所应当的。给文工团的战友运来家乡的物品,给不吃饺子的林丁丁煮面条,给快结婚的炊事班的同志制作沙发椅,在所有人都嫌弃何小萍身上的汗味重而不愿意做他伴舞时挺身而出,如果不是跟林丁丁的感情线打破了他在所有人心里“活雷锋”的形象,我还真猜不到后来的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跟刘峰有什么关系。
只是我想,这才是一个平凡的人的形象——哪怕是英雄,都有着生而为人所固化于人性中的或多或少且不能为人知的私欲。
刘峰对林丁丁倾心,因为林丁丁,他放弃了去大学进修的机会。所以刘峰还没有伟大到,可以把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机会让给别人。所以刘峰,是一个平凡的活生生的人。
然而刘峰,又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被时代塑造成“活雷锋”的伟岸形象,以至于林丁丁在得知自己被刘峰一直深爱着的时候泣不成声——被谁追求都可以,但就是刘峰不能,他是“活雷锋”啊。
是啊,谁都接受不了——那个一心一意为他人,从不曾有半点私欲的活雷锋竟然心存“欲念”,竟不像他看起来的那样满是伟大的光辉。时代容不下,何况林丁丁。
木心说——爱情,人性的无数可能中的一小种可能。无论什么时代,爱情发生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更何况于那个禁止谈论性和欲望的年代。而正因如此,如果那个时代发生了爱情,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的坚定信仰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爱的箴言?
“浓情千万缕,丝丝为了你,盼君多珍惜,愿你长相忆,今生永不渝,今世永不移,长藤倚老树,形影永相系。”邓丽君的歌声响起时,我能听到每个正值芳华的心被撕开的声音。萧穗子对林灿,刘峰对林丁丁。刘峰说,感觉每一句都是唱给我的。
我想,身体可以被束缚,思想可以被禁锢,但唯有爱不可以。就像王小波“想吃,想爱,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刘峰表达了对林丁丁的爱。然而,那个时代不接受,甚至将个人和社会对性最为隐晦的幻想强行附加于刘峰身上。
被怀疑,被污蔑,被下放,失去了所有好人的光环,刘峰被推到了另一个风口浪尖。在战争的前线,刘峰在枪林弹雨中穿过,在血流成河里失声痛哭,在渴望牺牲继而成为林丁丁赞歌里的英雄的幻觉中决然、孤注一掷。可命运真残酷,战争只断了他一只臂膀,没遂了他成为英雄的梦。萧穗子说“刘峰是好人,子弹不会不长眼的”。可我倒真希望子弹不长眼,让刘峰永远停留在芳华将逝未逝之时,这样,他就不用自我喟叹了——在尝遍人情冷暖的中年去无限回念戛然而止的芳华,如夏花般绚烂夺目的青春岁月。
【何小萍】何小萍想着,离开那个被人看不起的地方,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能被世界善待,就能重拾自尊吧,很遗憾,她来到一个崭新的舞台,被戏弄、嘲讽、嫌弃的命运还是没能放过他。她是一只不折不扣的丑小鸭。被下放到前线,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处理过无数具尸体,沾染过士兵的鲜血和痛。那个十六岁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士兵,弥留之际,说何小萍一定很美。是啊,何小萍确实很美——穿着“偷来”的军装拍照的何小萍很美,在被窝里给劳改十多年的父亲写信的何小萍很美,敬军礼目送刘峰离开文工团的何小萍很美,还有精神失常后听到“沂蒙颂”旋律翩翩起舞的何小萍也很美。
从期待到失望到麻木到精神崩溃到平静知足,一条起伏巨大的心里线构成了何小萍造化弄人的生命线,悬置在大时代的背景里,满目疮痍,令人扼惋着,又心疼着。
自刘峰离开文工团后,何小萍对人性是不再抱有幻想的。她觉得连刘峰这样的好人都落得了这个下场,自己还应继续对世界抱有善意?但何小萍依然善良着,在炮弹击中屋顶时毅然决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被烧伤的十六岁士兵。那一段草坪上的独舞,让人热泪盈眶,一个善良勇敢的却被命运摧残至此的姑娘,她应该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啊!
那句“能抱抱我么”,可能是何小萍唯一一次说出的请求吧,这个自尊倔强的姑娘,这个勇敢善良的女人,在芳华不再的中年,闭上眼满足地依偎在刘峰——她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的怀里,是不是也原谅了这个时代对她的不公和敌意?是否释怀了芳华里所有的自卑和伤痛?
刘峰和何小萍,他们之间应该超越了爱情。“只有同为善良的人才能看到另一个人的善良”。不管是何小萍为被诬陷而离开文工团的刘峰致军礼目送,还是刘峰看到何小萍因经历了巨大的心理起伏导致精神失常时转身落泪,我都觉得,这两个人,他们惺惺相惜,懂得彼此并且互相尊敬,是灵魂上的知己。
他们不是爱情,可相伴一生。
两个主题:
【一代人】自电影上映后,人们一直在讨论其传达出的“善良”。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不仅仅是“善良”,它更多地表现了一种社会变革里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迁徙,以及二者之间产生的张力。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谈到: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及自己的全部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卢梭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结合成共同体并让私利从属于这个共同体,才能成为道德人。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应该是对该种理论最极致的践行。
那一代人,他们热爱集体,习惯集体,可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生活,可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他们彼此,可能身份上有差异,但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仰。我想,他们最为怀念的,大概是他们大致一样的样子。一样的年轻,一样的风华正茂,一样地处在一个给予自己价值的集体里,一样想爱却不敢触碰,一样将自己的命运死死扣住时代的命门。
我不敢妄加评论这段历史,因为对那一代人来说,这是他们的青春。我想我能做的,是不遗忘。记得《寻梦环游记》里,埃克托对小男孩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时间在往前走,而有的人还活在过去,或者已成为过去。跟着时间成长的我们,恐怕早已忘记了那段历史,忘记了我们的父辈,他们的青春,那些也曾像我们一样有欢笑、泪水、心酸和委屈的青葱岁月。只是那份青春,比现在任何时刻都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而刻骨铭心。
我想我们的芳华呢,他会在将来某一天被某个作家或者导演记录吗?90后的青春发生在21世纪初,千禧年之后,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网,我们学知识、看世界,做新新人类。技术变革、信息共享、全球化、互联网、大数据、自然灾害等等,我们的青春被新时代裹挟,步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的青春,少了很多“集体主义”,多了太多“个人主义”。叛逆、向往自由、贴标签。经历了“超女时代”的个性解放,到汶川大地震的民族之殤,再到手机、网购、社交平台对生活方式的大转变,90后的这代人在思想观念、处世态度上的波折似乎不必前人的少。
最近常听到几个流行词:“佛系”、“油腻”、“曲学阿世”,一些不褒不贬,一些纯粹讽刺。90后似乎是有些懒怠了,有种“少年老成”、“后劲不足”的境况。我觉得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90后骨子里的叛逆——社会快速向前发展,而我偏慢步回本溯源。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坏现象,90后不是盲从的一代。不比西方垮掉的一代,也不做激进主义者,我们应是有能力有思想有态度的一代人。或许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吧,世界和我们都有些急躁。
这就应该是我们的芳华吧,还没走远却来不及回忆的只属于我们的芳华。
时代造就个人,谁都别想全身而退,但别让时代操控你,而是你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做足自己,方能不留遗憾。
【善良】为什么这么多人如此在意电影里所释放出的“善良”?我想原因有二。其一,社会转型期,这种属性不如勇敢、坚持、忠诚等品质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利己主义盛行的当今,善良不仅无用,且人人教你“别傻” ,“善”基本等同于“傻”。因此,逐渐被社会发展所遗弃的属性突然集中呈现,人们难免唏嘘不已。其二,刘峰的善良在那个时代是“理所应当”的,集体主义下产生和睦友好、无私奉献相比现在,具有大环境上的优势。对比于现在的冷漠、自私、功利,人们自然怀念从前“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善良不是丰碑,它只是活着本身的意义。强烈的对比,导致人们又开始大谈起“行善之道”。
我不觉得这种品性需要被大肆渲染,但应警醒自己时刻保有。曾子每日三省其身,是一种内在的善;“活雷锋”刘峰为集体做很多好事,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善。不管何种善,都由自我出发,惠及自我、他人乃至社会。渲染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社会行为,而善良不是目的,它是属性。欲速则不达。我相信社会会在不久的将来回归到一种本真的状态——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风气,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特性。
顾城说:“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我想善良不应是“珍贵的”、“难得的”、“稀有的”,它应该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属性,是每个人活着的底线。
嗯,一个人应该活的是自己并且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