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不要去苛求尽善尽美,要舍弃一些东西,给心灵一点空间,给人生一些思考的余地。
割舍本是禅语,也称断爱。佛经中记载,佛祖在一次法会上讲:“比如有一个人,他在旅行时遇到了大洪水,他所处的河岸边充满了危机,但彼岸非常安全,他想渡河,附近却无船无桥,他便采集草木枝叶,扎了一个简单的木筏,顺利登上了彼岸。上岸后,他想:‘这个筏子真是太有用了,这么丢了太可惜了,我不如背着它上路,以后再渡河就不用着急了……”
接着,佛祖说:“这个人的行为非常愚蠢,因为他不能断爱。”
“那么他应该如何处置呢?”有弟子问。
佛祖说:“正确的做法是把筏子拖到沙滩上,或者停泊在一个水流平静和缓的地方,然后继续行程。因为筏子是用来渡河的,不是用来背负的。世人呀!你们应该明白好的东西尚应舍弃,何况是不好的东西呢?”
佛经上还说,“断爱近涅槃”,“涅槃”就是修成正果,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有所转机,有所成就。相反,不懂得割舍的人,就像那个扛着船前行的人一样,只能是因爱负累,因爱生害。
但是,我们又不能统统舍弃,因为即便是涅槃的高僧大德,也离不开一些基本所需。割舍,只限于那些多余的东西。
那么什么又是多余的东西呢?说实话,这很难定义。我们只能笼统地说,或者说我们只能拣最重要的说——很多东西对生命来说,都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