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的第一个假期,我完成了一个定了好久的目标:带父母出去旅游。
那是我心底一直想的,即使我知道,以后还会有许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但我更知道,对父母的回报,越快越好。
第一次带父母出门,原本想选择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放弃了,第一点就是去这些城市消费太高,目前的我还不能承担。第二点就是当时这些城市疫情防控还比较严,去旅游会增加更多不便。于是我选择了一座有异域特色的城市—西双版纳。
其实,父母一直不同意去旅游。“你好好挣钱买房,再结婚吧,这样我们才会更高兴,以后你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在做计划之前,我就知道父母会以这个理由拒绝,好说歹说之下也不行,直到我用他们的身份证订好机票,知道退票有许多损失之后,父母才同意我的计划。
从坐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对父母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那是父母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旅游……直至今日,我始终无法忘记坐上飞机时父母激动却又不明显露的表情。那就像小时候父母带我做汽车一样,只不过现在我们似乎交换了角色。
当时受疫情影响,在景洪市的住宿并不贵,这也给我节省了一次开支。
抵达景洪市的时候是6月份,即便天气很热,也挡不了我们出去探索这座城市的热情,在酒店短暂休息过后,我便带父母一起出去。景洪的建筑很有傣族特色,又由于靠近东南亚,所以总给我一种异乡的错觉,但是又看着街上中国人的面孔,才会感叹道祖国的辽阔。
第一天,和父母匆忙逛了曼听公园以及民族园,晚上在澜沧江边看夜景,并误入告庄夜市。
在曼听公园里面,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大象,看着大象“精彩”得表演,妈妈却没有多开心,她低声说到:“小象被训练得如此乖巧,肯定没少被打吧!”于是我们便匆匆离开。
到达民族园之后,除了有一块石碑之外,就只看见满园的荔枝树,傍边有一个动物园,但妈妈却说什么也不愿再去了。
晚上网住处赶的时候,我们先去了澜沧江边。澜沧江边游玩,并不是一开始计划好的。只是偶然经过,发现那里的视角很好,便到了河边,吹吹河边的风,和父母聊起一天的所见所闻,就觉得很美好。这或许就是“旅游最美好的不是在终点,而是在路上吧。”
第二天,选择了中科院植物园和傣族村参观,由于这两个景点都比较远,所以便参加了团游。
在跟团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和别人打交道。随团的一对母子,听她们说他们在外面已经玩了一个多月了,从丽江到大理,再到景洪。母亲很是想和她们交流,但无奈母亲不会说普通话,因此便放弃了交流的愿望。是啊,父母一直呆在老家,怎么可能会说普通话呢?
他们说的一句话,或许他们早就忘了,但却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便挥之不去。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问出父母去哪里的话,他们回答到:“我们不认识路,你走到哪里我们跟着就行了。”那一刻,我仿佛也是时光混乱的错觉,儿时的我们也是这样跟着父母的啊。那时候的他们,在我眼中无所不能,即便是天大的事情,在他们眼中也很轻松。随着我的慢慢长大,我们便开始角色互换了。这一刻,我成了父母的依靠,就像我小时候依靠父母一样。
晚上回酒店途中,知道酒店下面有一个景点比较出名—告庄夜市,于是便寻着地图走去,刚开始看到的是寺庙,但是翻过寺庙以后,眼前突然焕然一新。这样的夜市,确实超出了我们的相信。里面热闹的情景,似乎丝毫不受疫情影响。
在景洪市待的时间不长,却陪着父母走遍了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景点。在旅游途中,有太多感动。比如每当吃饭时,父母边说随便吃一点就行了(我期货每桶已过),比如景点门票贵时,父母又不想去诸如此类。这些行为让我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父母的爱。
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给了我们,却又不知道索取。作为孩子的我们,更应该知道父母的不易。给父母的回报,也必须要尽早。
在景洪的几天,景观花了一笔不小的钱,却总让我感觉值得。毕竟,那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毕竟,那对于父母而言是一次全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