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从上映初的票房惨淡,经过网络的持续酝酿终于迎来转折,票房不降反升,口碑一路高歌猛进,我想,这是国内电影人在这个夏天送给我们的一份礼物。一部电影,让许多在大城市里或流浪或享受的年轻人认识到我们这个国家还有数亿挣扎求存的农民,人们意识到在聚光灯照耀不到的乡村,还有许许多多土里刨食的农民。
我们感动于主人公匍匐在尘埃里的卑微又伟大的爱情,我们感动于两个人谦卑又纯粹的亲情,是的,和祖祖辈辈的农村人一样,他们把爱情过成了亲情,但爱情并不曾被亲情消融替代,反而在平淡朴素的日子里开出灿烂圣洁的爱情之花,这朵花生于尘埃,又归于尘埃。影片内容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自己去看,我想说一说网络上人们对这部影片的不同态度与观点。
感动者说这就是现实中我们的农村生活,是我们的父辈或者我们这一辈人的真实写照,在大西北,在黄土地,在广袤的山村,有千千万万的马有铁和曹桂英,因为真实,所以感动。批判者攻讦电影丑化国民形象,声称我们的农村不是这样丑陋落后的样子,甚至引用了网络上盛传的一句话“只要丑化国人的电影就一定能在国际上获奖”。
一个批评的观点是说人物形象太假,说真实的农村并不这样,我能想象到一个从小生活在高楼林立当中的人,大约无法体会真实的乡土生活,就像海清在采访里说她喜欢农村生活,这只能是一种从真实农村生活剥离出来的片面的少部分,她喜欢的是理想化的田园牧歌,种花品茶,是在一个人具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之后,在农村圈地享受,但这不是农民的生活,最起码不是全部。如果真的以务农为生,天天土里刨食,看天吃饭,这又是另一种状态,亦如海清所说,她体验生活的几个月里吃了很多苦,但她的苦只有表面的短暂的几个月,蜻蜓点水似的,她拍完电影就可以回到舒适的大城市生活里去,而真实的农民不行,这是一辈子的苦日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已经很久不曾听到这句说农民的话了。
许多人纠结于影视人物在现实生活里的真假,就像有人说斯琴高娃演的孝庄不好,因为历史上的孝庄不会说汉语;有人说三国演义拍得不好,因为刘备的胳膊没那么短;有人说甄嬛传拍的不好,因为历史上的头饰不这样;有人说吸血鬼日志拍的太烂,因为真实的吸血鬼不这样喝血……我有些困惑,艺术鉴赏从什么时候开始套上了历史研究的那套理论呢,神话剧里的人物也要这么讨论吗,仙侠剧里的人物呢,为何到了农村题材这里,揪着真与假不松手。所谓的真与假,我理解的是观众感官里的真实感,是一种艺术范围的逻辑自洽,是能够让人合理顺畅地进行角色带入,这就足够了,至于讨论剧外的历史真实性,很没必要,又不是纪录片,更不是科学研究,他们是否忘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是否忘了艺术是可以进行虚构的创作的呀。
另一个批评的点说马有铁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或者是大部分的农民,这个观点就有些可笑了,怎么现在拍电影都讲究少数服从多数了吗,代表不了全部的就不能拍?那孝庄能有几个,阿甘能有几个,秦始皇又能有几个,谁规定的影视人物必须代表大多数的群体才可以呢?对于苦难,有人说不值得歌颂,我们自然也不必刻意去回避苦难,一部电影,就算他把镜头留给世间唯一的人和物,就算他拍摄的人物仅仅存在于想象,只要能够引发人们的共情,这难道不就是好作品吗?
至于有人说这部电影会误导青少年对农村的印象,我只想说别来这套,你大概忘了当初郭德纲怎么骂的了,影视剧真有这么大的能量还需要教育部门吗?你看了贞子自己就会变成鬼吗,你看了动作片自己就会大白天出去砍人吗,你看了仙侠剧自己就会飞升吗?不要把有的没的都套在文艺创作者的身上,我们背负的枷锁已经够多了,开放的批评不是网络喷子发泄情绪的理由,艺术需要自由,艺术创造更需要宽松的空间。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隐入尘烟》是一部好电影,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但不要因为这一次的成功就盲目跟风一水的都拍这类作品,文艺的花园总归是百花齐放的好,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