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的一致,是时代智识的下降。”一位作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放到现在,同样适用。
你无法去改变别人的审美,正如你自己。不偏好的绝不奉承,在自己的世界里竖起一道围墙,安静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无所谓高低,不过就是分工不同。相互衬托,少了哪个,都没有另一方的存在。这就是审美,是对称。但值得商榷的是,社会上大部分的人观点,永远是以“眼见为实”为美丑基准,看待社会上的人与事。
可没比较,又哪里来的美与丑。
更可气的是,每个在社会中的定位分工不同,竟也会成为被人开涮的理由。原因是,你在我心中就是这样的形象,我了解你,很多次都是如此…
可是你真的了解过ta么?
你知道ta从来不修边幅,从来上班不迟到,从来生活浑浑噩噩,你认为ta毫无情调,生活是一滩烂泥。另一个人,每天衣着光鲜,生活多姿多彩,朋友圈充斥着美食与旅行,办公室里ta总是走得最晚那个…
你听过最多的,无非是片面的,听说的,看上去好像是那样,朋友说的,她相册里面展示的。可是你真的了解他们?你深入过人家的生活?
那个你认为不修边幅的人,事实上工作认真负责,回家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子女,不过为了挣钱养家。请问ta有很多时间倒腾自己?
而那个外表光鲜的人,家里条件优渥,即便常在办公室挨骂,策划选题ta永远是最不积极的那个,下班永远做不完工作,工作效率永远低于部门其他人,但ta依旧活的自在。
而好多人,只是为了生活,便用尽了全部的力气。他们担心的不是这份工作艰辛与否,而是这份工作能够带给他们的效益,是否足以支撑整个家庭的延续。
每个人的审美方式或许有偏颇,每个人的观点或许并不完全一致。而不管怎样,你想评判别人,首先想想自己,你所认为的和实际是否真的有差距。任何人都没资格,用自己的价值观评价别人努力的程度。你不是ta,就不要妄自评判别人的人生。
况有时候眼见,也未必为实。
人本是社会不同的存在。认真生活,认真赚钱,维持一个家庭基本的生活,无聊时打打小怪兽,便是岁月倏忽的溜走。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闲谈别人呢。
与其不明真相的闲聊,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现在的事。
观点是否一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观点是否完全从众。
用传播学上的一个原理:你是做这“沉默的螺旋”,发起传播攻势却任由这波声势浩大?抑或是随你的“意见领袖”,全然一边倒?那便是真正的随波逐流,时代的悲哀了。
昨天范雨素的文章刷爆网络,为躲避媒体她不得不躲进古庙。有人称她为人类学家,但文末又说明她仅仅是初中毕业。
一个“仅仅”,就套路出了好多故事。
一个以往毫不出众的人物,写了长达十万字的两个真实故事,便被网络舆论推向风口浪尖。似乎一个初中毕业的人,就不该写出这样颇具现实意义的作品?如果写得出,她便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再次强调,初中毕业。)现实主义作品就该是这样,真实而不做作的。
而笔者看来,将她推向网络名人之列,不是她写的作品是怎样的深刻或现实,亦非作品本身的结构、篇幅怎样的宏大。而是范雨素的身份,一个初中毕业的育儿嫂。是人们想要了解的点,所以爆了。
似乎历来写文章作品的就应该是文学家们的天职,内容知识的服务就应该是有文字积淀的人做的事情。如果放在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身上,那就是不可思议,就是应该大肆报道,就应该将之作为特例,剖析、研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仿佛悖离社会常态的,就应该拿出来,颂扬或鞭笞。
但我也听过一句话,能写出文章的人,要么是真的读了许多书,要么是真的经历了许多事。假如真要如大众评判的一般,那范雨素或许算后者。
“谁是范雨素?”、“范雨素:我不是写文章的人 靠做苦力谋生”、“北京家政女工范雨素”“请多倾听范雨素们的声音”,标题和标签已经阻止不了人们追随的脚步。
诸如此类,媒体是发现信息的探针,网络是爆破的导火索,而所谓的受众接收信息并将之传播。受众里,有真正的吃瓜群众,也有真正针砭时弊的,还有大量书写评论的。
(或许,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
但我知道范雨素的故事终将湮没。
媒体会散去,他们已抓住了时机,获得了该有的流量,注意,我用了“了”字,意味着这件事的热度已经退去;
“评论家们”也会散去,该装X的已经写完了所有评论,义正词严发表了长篇大论的也识趣,受众看完了就散场,再多看法也是被屏蔽,没人看,就没意思了;
吃瓜群众也会散去,热闹看够了。
像是魏则西事件,罗尔事件,武汉面馆砍头事件,杀死辱母者...都会湮没于后来的“大事件”。
接下来有“大事”发生,别问我为啥,我就是知道。
网络社会给了我们好多只发现世界的眼睛,可这些眼睛看到的却并不都是真实的。而即便是真实的,也充斥了太多过滤了的漏洞和虚假的谎言。
我们需要甄别么?不,不需要。无法甄别,我们也甄别不了。因为我们总知道,所有的事都会过去,不管曾经多么脑洞的东西,或是世界未解之谜譬如“马航”事件,有结果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终止。没有结果的,调查末尾永远会是这样一句:“事件正在进展中,详情请等下回跟进报道。”
然后,这一等就没有结果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番新的热点,掩盖过去。或许我们有一天会想起,然后我们依旧会淡忘。
岁月不停留,“新闻”就不会终止。所以,拥有短暂生命的人类啊,在这漫漫几十年的寿命里,有多少“新闻”是自己“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呢?
百年之后,或许我们也会作为历史人物,当遇到事物发展类似性的时候,可以成为先例的研究对象,让新的一波“受众们”评头论足,说说当年的祖先是如何如何。
所以任何时候,都请保持头脑清醒。你有你的认知在脑中形成评论,但勿让你的认知去从众,网络上声势浩大的水军实力不能小觑,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事情,再加入了你的支持,很可能,错的,也是对的了。
这世上应本没有“对、错”,只是吃瓜群众赋予其上的噱头罢了。
“言过其实,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