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整理行裝到凌晨,居然也不覺困頓,很久沒有如此期待明日的到來。時間仍然不理世人,径自滴答的走動著,眼皮漸漸重起來,再睜開眼已是清晨。
進動車站時人潮熙攘,又是一年清明,在外遊子紛紛踏上歸途,回家掃墓。動車剛啟程離開,榕城的天霎時灰暗起來,儼然一副晚間六點的模樣。而後是一場傾盆大雨,朋友戏虐笑道"只是洗了個澡,一出來卻以為洗了一世紀"。
一路從車窗向外望出去,天空瀰漫著濃霧,戴上耳機聽歌,認真凝視著沿途的風景,思緒跟著音樂遊走,旁邊的乘客正在看一本頗具學術的專業書籍,我欣賞在途中看書打發時間的人。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大致是想表達在北京擁擠的地鐵車廂里,大致分為兩類人,一類人會從包裡掏出一本書,心無旁騖的閱讀。另一類帶著耳機低頭看手機屏幕,屏幕里的內容不得而知,也許在看推文,聽單詞,聊微信,又或者在逛淘寶,一部手機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我們任意看任意理解。
現代人獲取知識的途徑太容易,旨在你是否願意,付出精力去思索學習。我有過一段時間,微信裡關注了許多公眾號,點進一篇文章,沒來得及讀完一字一句,看了下大意就草草的關閉了界面,一篇篇文章沒落了,然後似乎沒有收穫的浪費著時間繼續刷著下一篇。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向來難以成為被珍惜的對象。網絡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和知識的多面性。只是當自己沒把握好這個天平時,就容易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好像什麼都知道一點卻易是淺顯的見解。
人的自制力和意識形態,也許決定著每個人所能涉獵到的知識面。我也開始在有意的讓自己為片刻停留,為一篇文章、為一首歌、為一張圖片、為一個鏡頭、為一句話而停留。
停留是讓自己更明白,加深對許多事物的認知,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不人云亦云,開墾自己深度思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