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吵吵嚷嚷踏上了开往雅安名山的客车,与想象中不同的是,我们没有继续那纷乱嘈杂的气氛,反而每个人都安静了下来,望着车窗,若有所思。是在考虑这次调研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么?还是在斟酌在到达目的地之后自己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不得而知。
初到名山已是当天下午,安顿好各自行李之后稍作休息,我们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这次调查活动的第一步——实地走访,分发调查问卷。怀着极大的热忱,我们和小伙伴们分散到街道的各个角落。路人,店铺老板,沿街叫卖的小贩都是我们调查的对象。我们选择了人流量相对较大的车站。我感慨于这群普通人民的热情,碍于方言导致的交流障碍,很多时候我们都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们谈话的内容,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他们重复,他们非但没有半点不满,反而更加细致地向我们讲解已经超出我们预计的内容,初来乍到的我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给我们的调查活动开了一个好头,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这次的调查活动。
我曾经想过很多问题,为什么当地的龙头老大不能将各个小型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创造更具价值的品牌呢?为什么众多质量上乘的茶叶都要被外地人收购走呢?为什么政府没有相关的条文规定来保障整个行业的良好发展呢?等等,带着满肚子的狐疑我们兵分三路进入政府企业以及茶农伸出展开调查。经过将近一整天的交流与沟通,才发现我当初的那些想法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且幼稚。还未从大学生看问题的角度转变为社会人看问题的角度,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忽略了我太多现实问题。原来政府不是无作为,企业不是不努力,茶农不是不合作,只是每个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了行业内部早已产生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时间政策等方面都不容易,不是一个组织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做到的!
我一直都跟随者茶农采茶,这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采茶的婶婶们微微低着头,指尖在茶树上轻挑,像极了那些翩飞的蝴蝶。我之前总是很不理解,茶是她们种的,她们采的,她们是整个制茶业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怎么会心甘情愿挣着最低的附加值呢?与她们接触下来,我算是有了一些理解。或许是名山县人民自身的性格吧,她们习惯了不与人争的那种生活方式,只是做着自己能做的就觉得够了。我钦佩与她们这番淡然的生活态度,也自知我是到达不了这样的境界的。这也是我这次调查活动中额外收获的一点。
总的来说,这次调查活动是我整个大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收获是与付出完全成正比的,我庆幸与参与了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在对整个名山县茶品牌有了一些了解后,在今后的生活中亦会更加关注它的后续发展,并给出虽然薄弱却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