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邀请到的专家是魏宏聚:河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河南省中小学课堂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中原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创新人才。
魏教授长期深入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系列研究成果分别于2014年、2018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为魏宏聚教授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它是针对中小学特点而开发出的一种观课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老师打造高效课堂。 开讲伊始,魏教授介绍了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发展中心的文件内容,说明了他的这项研究成果非常有价值。
他以河南省教学比赛一等奖的课例举例,本课例主题是尊重与平等,导入设计《元帅的故事》,播放了课例导入视频:授课教师以“帅”字演变激发学生求知欲,然后板书“元帅的故事”,但是尽管“帅”字分析有趣,但没有助于引入正题。
魏教授从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出发,通过具体课案引导在场师生思考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即基于经验上课和基于规律上课有何不同。以《送元二使安西》和《青蛙卖泥塘》的课堂导入为例,展现导入的趣味性和厚重性,提出需要以“切片诊断”推介先进经验。借助优秀数学课“秒”的案例展现导入厚重的规律:利用导入素材,初步揭示或达成目标。通过展示板书设计进行分析,展现完整的切片诊断过程,提出艺术化加工的设计原则。 魏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的内涵和意义,从课堂典型行为和教学设计主题提炼公共和学科规律,从行为分析和听评课中总结规律理论和教学经验。
三个小时的讲座,是如此短暂,因为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太高,觉得还有很多学习的地方;三个小时的讲座又是漫长的,因为大家都在不停地记笔记,生怕错过任何一点。 上课是基于规律,而不是经验。课堂教学切片诊断能够真正帮助教师实现“经验+反思=成长”,也会让学习更高效。不仅可以让教师成长更快,也可以把课堂变得扎实、高效,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获。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时常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切片诊断,及时观察、反思和改进教学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报告在思索与意犹未尽中结束了。魏教授的报告不仅仅是一种课堂的研究形式,更重要的是让课堂在每一位老师面前大放异彩,原来教学这么美丽、这么丰富,这么有研究空间。作为第七届名师的我们务必扎根在自己的课堂上,去做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工作,课堂的切片诊断是我们专业成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管理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就需要精准教学,魏教授的报告会是让粗犷的教学管理走向精准化教学的一个起点。 从起点起步,未来已到来,不远处就是又一个春天的百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