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子”梅艳芳是华语乐坛上不可或缺的艺术家,也是90年代香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她4岁就和姐姐一起登台表演,补贴家用。
她生前为了赚钱给母亲和哥哥还债,一年要举办20多场演唱会。就算是如此,也都未能换得家人的关爱。
她在检查出癌症后,为家人安排好了一切。可在她离世后,家人并不满意她的遗嘱安排,常常在媒体面前哭穷、诋毁她。他们花着她的遗产,还觉得梅姑对不住他们,给得太少。梅母甚至还把她生前的私人用品,换成了自己赌桌上的赌资。
仔细一想,梅姑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在家人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生活,身体不生病才怪。
正如《药树》的主人公陈树一样,她也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现在还被癌症缠身。可她比梅姑要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心理咨询师海音,她通过心理咨询,用意象疗法逐渐挖出自己的爱恨情仇、背后隐藏的心理真相,以及让自己丧失生命活力的“献祭”“死亡”“恋父”等情结。
就这样,陈树逐渐靠近真实的自己,对生的希望也随之复苏了。最后,通过了自我救赎,发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生的希望。
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疗法创始人朱建军的重磅心理治疗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场身患绝症人士跌宕动魄、险中求生的心灵奇旅!它让我们了解到,无论身体或心灵、外在或内在,你所有的绝处逢生,必有一个值得被看见的地方。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陈树的脚步,来看看她生病背后的真相、原生家庭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完成自我救赎的。
01生病是身体在对自己发出抗议、求救的信号
“每个人对待Si的态度都不一样,因为各有不同的道理和迫不得已。例如,有的人总是为别人着想,竭尽全力地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好像一辈子从没机会真正为自己活过。所以对他们来说,活着无非是为了别人,死反而是为自己活、允许自己休息的机会。”这是陈树在癌症末期,进行临终关怀的一次心理咨询后领悟到的一个道理。
在这次心理咨询过程中,海音毫无顾忌地与她谈到了死亡,让她意识到自己生病或许是身体想要休息了,自己的死原来是为自己而活。
生活中,其实也有许多像陈树这样的人,一生都在为别人付出。老家的大伯就是这样的人,年轻时,大伯母因病早逝,家里的一切都是他在操劳。等孩子们成家立业了,家庭条件好转了,他还是放心不下,一直坚持劳作。尽管大家都劝他少干点,但都不管用。直到那次眼睛突然看不见了,他才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
而如今,看不见的他,生活反而过得特别滋润。不用再辛苦劳作了,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了十岁。
也就是说大伯眼睛突然看不见,是身体在发出想要休息的求救信号,而陈树的癌症亦是如此。
02原生家庭的伤害是家族传递的悲剧
《原生家庭》一书中写道:“最能轻易把人击败打垮的,往往不是社会、不是职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所谓避风港的家。”
陈树跟梅姑一样,她们都在为家人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而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能得到家人的爱。
在陈树的印象中,妈妈从来没爱过她,甚至在她第一次来例假弄脏衣服时,还把她暴打了一顿。
在一次谈话中,妈妈说出了打她的原因——妈妈第一次来例假弄脏衣服时,姥姥把她捆在树上,拿鸡毛掸子暴抽了一顿。
陈树还了解到,因为旧社会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姥姥差点被送走当童养媳,为了留在家里吃尽了苦头。因此,姥姥为了防止自己的女儿被送走,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自己的女儿,好让她获得留在家里的资格。
慢慢地,陈树明白了妈妈之所以这样对待她,是因为妈妈把自己的那种恐惧感复制到了她身上。也就是说陈树在童年所遭受到的不公和折磨,不是妈妈故意造成的,而是家族命运带来的。姥姥和妈妈都饱受重男轻女思想迫害,而自己也成了家族传递的牺牲品。
那有什么办法能打破这个传统的旧思想呢?
03自我救赎——生病之处,必有解药,选择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拿破仑曾说过,困难要靠自己克服,障碍要靠自己冲破;在我们的字典里是没有“难”字的。
所以当陈树明白了其中缘由后,她决定跟妈妈说出自己的感受。说自己感受不到母爱,说自己觉得被妈妈嫌弃,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是个多余的人。
当她坦然地面对这一切,把自己所有的委屈一股脑对妈妈发泄出来时,明白了自己和妈妈的问题症结——与“女性”和几代人相关。
就像是心理学讲的“心理问题的世代传递”——妈妈在小时候受了许多苦,所以妈妈并没意识到,她在无意中也对自己的女儿做了同样的事情。换个角度讲,对于根深蒂固地认为女孩生来就被嫌弃的妈妈来说,她确实已经做到自己能做的事了。
所以只要陈树选择做自己,勇敢地做自己,打破这过去的旧模式,就能获取新生。只要自己换一种方式爱,爱就可以被传染,温暖每一个人。
正是这一次勇敢地面对问题,让陈树因看见而感动,因爱而疗愈。也让她明白了原来生病之处,必有解药。
写在最后
《药树》是以一位心理师为濒临死亡的绝症女孩做咨询为主线,非常难得地呈现出完整详尽的个案治疗思路,将心理咨询的步骤、技术、重点和难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一一揭示。
心理小说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内心的深度挖掘和探索,让自己获得深刻的启迪及成长。让读者跟随着小说中的人物,在不知不觉中彻底掌握心理治疗的核心奥秘,以及看清真实自己的路径。
它不仅是难得一见的、专业人士学习及效仿的心理大师治疗范本,还是每个普通人实现终极疗愈、滋养生命的心灵之径。让读者明白原来恨是最深处的爱,生病是身体在求救,死亡恰恰是为自己活。
如果你也有陈树类似的经历,不妨打开《药树》,开启自我救赎之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