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宁波五龙潭玩。不是周末,游客极少,沿石阶向上攀登,举目不见人,林幽潭碧山空,一时独有,不免窃喜。
五龙潭是旧年当地官绅百姓祭龙祈雨的所在,宋理宗和元惠宗都曾敕封五井龙神为侯,可见五龙潭在当地人心中的位置与份量。
潭既为龙神居所,则五龙潭的来历自然非比寻常。有一则传说是关于淘气宝的。东海龙王的小宝贝有次因为与兄弟姐妹口角,怄气离家,沿甬江、鄞江、樟溪河进入龙王溪滩支流,又直奔天井山。龙神惯居水中,小龙娃这一天跑了太久的路,天气又热,把小龙晒得鳞甲生烟,歇一气,就潜下水胡乱扑腾戏水,小龙后来回家了,他戏水的五个地方却变成了深潭。调皮任性的孩子原来哪里都有,便是神祇,也有学做父母的功课呢。幸运的是,小龙的这次顽皮没妨碍了人间百姓的日子,倒给百姓们多送了些水源。鄞人自古好龙,可算源自有头。
另一则来历的传说却显得苦涩了。从前,这里有一名叫秀珍的少女,在河畔担水时拾到上流随水飘来的一只红桃,秀珍吃了此桃,居然有孕,后来更生下一女三子。秀珍未嫁而生子,村民自然视其不贞,对她和孩子多有歧视。秀珍无奈,只好带着孩子离开村子,流浪乞讨。一日,秀珍乞讨回到寄居的庙里,竟见四个孩子变成了四条龙在柱间缠绕盘旋嬉戏。原来秀珍食的红桃非是普通的桃子,而是东海龙王的龙种。秀珍被突然的变故吓得昏了过去,苏醒后发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龙。上神有悲悯之心,不忍将秀珍母子拆开,故此施法予秀珍龙身,母子自此相依于天井山,即成五龙潭。
秀珍本是寻常村女,劳作饮食,待以时日,或媒聘或自遇,结一姻缘,男耕女织,嚼菜根住茅棚,山民的日子自有滋味。但命里的磨难,逃不开躲不过,秀珍未遇人间情爱,却孕情爱之晶,此后独抚四孩,受尽颠沛流离白眼相看之苦。后成龙母娘娘,教育诸龙,经营一方土地风调雨顺,护佑一地百姓生活安宁,把母子私爱化成仁慈大爱。香火千年,份所应当。
民间传说五龙潭的司主龙神分别为青龙、黑龙、黄龙、白龙、赤龙,百姓们便常以龙神名称潭名。五龙神分镇东、北、中、西、南五方,其中,青龙护佑平安,赐人福惠;黑龙掌管男女官职;黄龙主寿;白龙掌管人间富贵运道;赤龙司姻缘;故此,五龙潭又名福潭、禄潭、寿潭、财潭、喜潭。百姓若于事有求,辄去相应的潭前拜祭。公元1366年,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经江浙行枢密副使张启原奏请,元惠宗分别敕封五龙潭为广佑孚泽候、广利昭泽侯、广济润泽侯、广惠利泽候、广施显泽候,自此以后,孚泽潭、昭泽潭、润泽潭、利泽潭、显泽潭就成为五龙潭的大名。但其实,早在元惠宗之前,宋理宗开初年(1259年)就对五龙潭有了皇家的敕封,宋帝将五潭依次敕封为孚泽显佑候、昭泽显利候、广泽应惠侯、和泽候、应泽侯。可见,不管是民间的祈盼,还是皇帝的敕封,都表达了希望生活幸福的愿望。这样美好的愿望,属于所有的时代所有的人,到今天,五龙潭边拜祭的香火仍然绵绵不绝。
导游带我们坐车直上第三潭。山路狭曲陡峭,仅容一车,左侧青峰壁立,右边山谷幽深。司机显然是跑惯了,方向盘左拧右旋,车速飞快。小客车在盘山路上不停地转弯,车窗外的树枝不时擦着车窗发出哗啦刷啦的声响。我们心惊胆颤地坐在车里,直盼着快些到站。而时间在惊惧中多少显得有点延长,到站了,心里暗松了一口气。下车沿石阶走,水声哗哗响个不停,一条清溪从身边盘旋流远。凑到溪边,溪水清亮,沙石历历,静处连日光照着水纹的细影都清晰地印在水底石上。溪水不停地流,日光下一片晶莹,好象有无数的珍珠被丢了进去,诱得你走进溪里。不想让请的导游在一边干等,我们决定先跟着导游一路上山,下来时再好好地在小溪边坐看光影流旋。
润泽潭是五龙潭里最大的一个潭,潭口约有一间屋子大小,潭水青碧,三面环崖,一条飞瀑沿着山岩雪练似地泻下,哗哗作响,冰气迫人。周围灌木乱草,也满浸水气。潭边有檐角高挑的黑瓦红亭,若有暇,镇日坐此,以一壶清茶相佐,抬头,青天白云,俯身,青潭幽幽,平望,高处有素纨挂下。相看两不厌者,何止敬亭山呢。
离了三潭,沿林间陡阶攀向四潭。山径曲折,林木遮天。阳光一点也照不进来,但爬山人脖颈不停地滴汗。耳畔溪流声不断,时或哗哗时或潺潺时或淙淙,在林外崖边岩下任性地流着。听一阵子,似乎也能解掉少许暑意。
很快就到了利泽潭。导游介绍说此潭是五井龙潭中最深的潭。潭口二米见方,深不可测。潭水寒洌,伸手掬一捧尚可,再伸手就感觉有点刺骨了。岩崖湿滑,白瀑如龙飞注,上接五潭。利泽潭被评为最美的龙潭。在传说中,这口潭深而无底,直通大海,为龙王行宫,龙王每去西方巡视,必从水路来此住陛,故而多有禁忌,不能水中洗濯,不能下潭游泳,更不能往水中丢弃脏物,必须保持潭的洁净无染。如果坏了龙王的规矩,龙王便要刮风下雨,冲刷龙潭,传说“洗龙潭”发生过两次。有一年天旱,百姓求雨无果,眼见禾苗枯死,百姓生计艰难,附近寺中的一位高僧发菩萨心,以身布施,跳进了四龙潭,故意以死污潭。住在这里的白龙原本困于天条不能施雨,见到高僧舍身为民,大为感动,以此为由行云布雨洗龙潭,瓢泼大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解了方圆百里的旱情。又有一回洗龙潭却是因为白龙发了怒,鄞江有一女,夫妻争吵,竟负气跳进了潭。百姓把人的尸身捞出时,晴空万里一变为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引发了山洪,好一阵子这里才消停下来。老辈人说,这也是龙王给人的警告。要是心胸狭窄、不负责任,不好好地过日子,龙王不仅不庇佑,还要惩罚的。据说,自打两次洗龙潭后,这一带百年里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也都过得安生红火。在四潭,稍微留意,便可看见潭壁上的菩萨头像,头像的眼睛刚好临于水面,虽不得见法相全貌,但仅从出水部分的眉眼,便能感知到法相的慈善庄重。隔着森森碧液,看不清楚法相是人力还是天成。
从四潭上五潭的路明显地远了,且陡,气喘吁吁地跟着导游在石阶上爬行,儿子满头是汗,头发完全湿了,好几颗汗珠顺着脖子同时往下淌,他的背心也一片湿印。正爬着,导游忽然停步,指着深谷下边说,“到了。”一丈之下的岩涧中有相连的小青潭,石罅间有雪白的瀑布出没,显泽潭原来藏在这里。清人有《竹枝词》“龙藏五窟绝人寰”,于五潭而言,纯是白描。显泽潭其实是由夹在巨石之间的两个相连的潭组成。传说中一个是赤龙的住所,一个是他洗脸所用。导游介绍说攀至五潭的游客确实比较少。要近身看五潭,并没有修好的方便路,需从脚下一条似有若无的林间小径走进去,扶着树,曲折绕行,慢慢下攀,才可以到。林间小道有许多处湿滑的痕迹,看来五潭不喜欢被打扰,我们也没有下去,在石凳上面坐着歇凉。
山路犹然盘旋向上没入林中,我们询问导游上面的景致,导游说,还有古祭坛遗址。儿子爬了半日的山,热得不行,已经嚷几次下山回酒店了。大人孩子的兴奋点差别太大,我们喜欢的风景,在孩子眼中,远不及开空调吹凉风摆弄平板电脑有意思。34度的天气,他一直配合着我们,已经很不错了。我和小妹一听遗址是人工复建的,也不打算再向上走了。我们向导游道谢、道别后,导游下山了。我们三个人坐在林中,四周很安静,只有水声哗哗,似乎全部世界都在这里,都这样安静。儿子也安静地坐着。
正要下山的时候,从下面台阶走过来一个老太太,脸上全是皱纹,看样子也许有六十多岁了,或者更多,她拄着一个拐棍,肩上背了一个布袋,布袋的颜色要是土黄或褐色,我就会以为她是进香的香客了。我们向她笑笑,算是招呼。老太太也坐了下来,跟我们说话,她一开口就连串说了好几句,不知是天生的热情性格,还是一个人在山路走的太寂寞,忽然碰到人临时生出的表达欲望?只是老太太说的是当地方言,说的又快,我们几乎一句也听不懂,只能按照自己常规的理解说了几句,告诉她我们是哪里来的,再说说眼前的山水好。老人似乎也不纠结我们之间的对答不相关联,她操着浓重的口音又说了几句,我们隐约猜测好象是坚持爬山好还是山上怎样的意思,但究竟也没弄明白,便又附和了几句,还是笑。老人歇了一会儿,慢慢地拄着拐向上走了,山路陡曲,几步之后,人便没在林中瞧不到了。不管怎样,这是个有目标也有韧劲的老人家。
下山比上山凉快,速度也快些。在三潭下侧的小溪边,我们坐下来。溪边小亭,有两个女孩子在听音乐看书,桌上铺着台布,摆了差不多一整桌的小食,看样子,是当地人。我们上来时,她们就坐在亭里。两个女孩,中学生模样,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绝大多数学生假期也常在各样的补课班之间奔跑,两个女孩在青山下小溪边这一天,也是花季年华里不多的闲暇,愿她们好好享受。
溪水有点凉,但走几步,就适应了。和儿子在小溪里来来回回走了一会儿,溪水缓慢地流着,溪底铺满细石,起伏很大,明明浅得刚过脚踝,十步以外,就深近齐腰了,再几步,又落到膝盖处。只管尽兴走,不用害怕,溪水清透得象不存在,深处浅处看得清清楚楚。溪里没有鱼,导游说过潭里也没有,“水至清无鱼”,真是这样啊。溪腰有人工修的石墩供人踏了过溪用,眼下无人,我们便各自选了一块石墩坐下,脱了鞋,把光脚泡在水里,水流汩汩,轻柔地按摩着脚掌,人都好象要飘了起来,爬山的那点倦乏烟消云散。阳光炽热,晒在头上背上,有些热烫,反而格外舒服,好象坐到中医治疗椅上在穴位热敷。儿子把他的鞋子使劲扔到了上游稍远处,他的鞋船平稳地在水上飘着、荡着,好一会儿,才晃悠到我们身边,儿子干脆扔出了两只鞋船,我也扔出我的鞋子,一时,我们俩为这几只鞋船忙得不亦乐乎,儿子笑得象溪流那么脆亮,直到快起身,我们才不情愿地在石墩空隙拦住了想丢丢溜掉的鞋船。
坐车上山让我们两个大人心有余悸,下山时打算走着下去。恰好候车点无车又无人,儿子虽不甘心,但在正午的日头下烤了一会儿也受不了了,小姨又许诺了数样吃食,他便同意我们的哄诱,跟着我们拐进下山的林中石道。
顺着石阶下行,走到谷中,竟又见一潭,有瀑布自石壁挂下,瀑布比前面见到的都大些,落差也大,水声轰隆,原来是昭泽潭。没在二潭多作停留,沿路继续下走,也不知是今天走的第几座山了,以为走到山脚,转个弯,下面却还有路,一直陪伴在侧的河溪也在巨石乱林中奔流,离我们忽远忽近,却是一路向下,我们听着溪鸣一气猛走,石阶走完了,才到谷底,谷底几乎是石的世界,溪流变得深狭,出没在石头阵里,我们在谷中依标识时上时下地又走了一会儿,才又寻到石阶,下山路又转成了上山路,回头再看清溪,仍在乱石中向前奔突,却离我们渐远,我们在山径上走了几步,便只闻溪声不见水影了。
弃车步行,常与美景胜迹不期而遇。以为要错过的五龙神堂出现在眼前。据当地史料记载,唐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3年),明州刺史李伉因祈祷龙神灵验建了这个神堂,里面供奉着龙王、关公、土地、蚕神、野猪五尊神灵。这里面野猪享受香火的缘由很有趣,唐时这一带野猪太多,成群结队出没村口田间,糟蹋粮食,又危胁到老百姓的生活,人们给野猪立了神主,以香火供奉,竟是一种拉拢手段,祈祷野猪顾盼乡民的辛苦,保佑丰收。究竟野猪神主有无应祈,不闻史载。但老话说心诚则灵,料想当地百姓是称心如愿了,五龙神堂香火至今犹旺,可为明证。人若心心念念一事,矢志不渝地为之努力,即使看起来困难重重甚至匪夷所思,也有实现的可能。做人也好,做事也好,有没有想法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山路走到尽头,出了密林,眼前是平坦的公路,不远处是上山的候车点,公园大门在望,我们要离开了。遗憾没见到孚泽潭,不知一潭是被错过还是我们贪看风景路过而不知。
走出景区在车上回望,山峰高耸,青翠连绵,龙神住在这里,必定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