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是个傻子吗?!”
合上《尘埃落定》这本书,我不禁发出了感慨。都说麦其土司家的二少爷是个傻子,可是他难道不是全书中最聪明的人物吗?傻子少爷不懂得最简单的常识,却常常能透过贪婪、愚蠢、阴谋诡计、历史和现实,一语到破事物本质的一面;他有着不可思议的远见,时常脱口而出的话让我感到有谜一样的道理——
聪明人就是这样,他们是好脾气的,又是互不相让的,随和的,又是固执己见的;
漂亮是看得见的,就像世界上有了聪明人,被别人看成傻子的人就看不到前途一样 ;
“你要毁在这女人手里” “住口吧,人只能毁在自己手里”;
不是凡事都赢的人是聪明的人,说老实话,虽然我自己傻,但喜欢聪明人.....
但作者阿来用引人入胜的情节,赋予了这个在康巴藏族土地上最后的土司故事传奇般的色彩。纵观全书,土司家族权力之争是小说的主线,在权利争斗中,爱与恨并存。与此同时,伴随着的是这片土地上的巨大变革----雪域高原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上最后一个土司,藏族贵族阶级无法阻止的没落。这种环境和氛围贯穿全篇,在读到最后经过了曲折变化后,最终傻子少爷及其家人悲剧性的命运时,让我感到一种悲鸣。作者阿来谱写了没落土司制度的凄美挽歌,尘埃终落定。
这本让阿来成为茅盾文学史上最年轻获奖者的小说,出版时并非是一个顺利的过程。对阿来来说,这本小说出版的本身是一个等待的故事。就像央视《朗读者》节目里,主持人董卿介绍阿来说的似的:
他从茶马古道上一个偏僻的、贫困的、闭塞的小村庄走向了顶级的文学殿堂,这个旅途中充满了等待,等待知识改变命运,等待文字改变世界
“尘埃落定”四个字,本身就有等待的含义。阿来这么多年的等待,换来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文字传播给了世界。阿来说,人肯定都在等待过什么,对他自己来讲,比如一本词典,或者一份通知书。但如果人永远一辈子都把我们每一个等待的具体目标固化在物质层面上,听起来也无可厚非,但有点悲哀。在成年以后,更多的建设,应该放在我们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上。
是啊,等待是辛苦而漫长的。人一辈子自身的建设提高,不光在于知识,还在于心灵和情感。望自己多读书多体味,不怕等待,守住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