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自传体小说,书中对人性的深刻而又立体的剖析随处可见,每每令读者感同身受。而且越是娓娓道来的似乎波澜不惊的情节,越能映衬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激烈冲突,从而更加提升了作品理性部分的高度。
主人公菲利普先天跛足,且自幼失去双亲,不得不寄养在伯父家,养成了敏感自卑又有些偏执的性格,童年在学校饱受欺凌与嘲笑,青年的职业生涯在画画与学医之间几经周折,还有他对米尔德里德的单向付出的爱情,更有他对人生意义的终极困惑,这些枷锁似乎无所不在又不着边际。生活中,事与愿违从来都是常态,书中的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局限中去与命运抗争,甚至多数时候这种抗争都是无意识的。
首先,是童年的遭遇。小伙伴们肆无忌惮的针对菲利普的跛足给他难堪,让他十足品尝到了生命难言的苦涩,无数次梦见妈妈的怀抱,可醒来的现实依旧是冰冷的,只能试着去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处世规则……。这个阶段的遭遇足以说明,孩子的世界并不单纯,走入群体就已经走入了社会,缺陷带给一个孩子的心灵枷锁至深至紧。
其次,是青年期职业的探索。菲利普小时曾无比希望透过坚定的信仰来治愈自己的残疾,然而上帝并未应允他的祷告,加上他平日观察作牧师的伯父的表现,使他首先排除了牧师这个选项。然后想学艺术,最后发现自己的能力无法画到顶尖的水平,果断放弃。继而现实的考虑去学医,并千辛万苦的坚持了下来。虽然看起来学画这个阶段似乎是走了弯路,但如果不真正的去体验,没准儿先学了医再去学画,结果会更遭,看来弯路不等于错路。也许生存与现实是兴趣与能力的枷锁吧,这可能属于人生必答题。
再次,是爱情的盲目与热烈。菲利普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爱上了一个无比虚荣的女人,他一开始是爱而不得的苦恼,后来两人免强在一起了,他又转变为没有底线的付出,甚至有些屈辱……。而与他的学识志趣相匹配的叫诺拉的女人对他青睐有加,但却无论如何也激不起他的爱意,甚至最终当他决定与另一个叫萨利的女人携手共度一生时,他也十分肯定他并不爱她。他终其一生只爱过那个给他带来无数伤痛的叫米尔德里德的女人。书中关于爱情的描述几乎让读者产生了恨铁不成钢的各种气愤,但在我们平日里听闻或经历的爱情中,两情相悦毕竟是凤毛麟角,可能不平衡才是爱情的本质。在爱情里,心甘情愿的把刀把儿递在对方手里,令对方可以随时伤害自己的那个人,才是真爱吧。而所谓真爱,就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不问年龄不问出身,或许真的就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后就沦为了爱情的奴隶,爱情的枷锁是最不可理喻、也最不可言说的。
最后,是探讨人生的意义何在。在作者抛出那块著名的波斯地毯时,读者就已经在期待地毯所蕴含的意义了,可是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作者后来借着这块地毯讲述人生的意义时,给出的结论竟然是——人生毫无意义!读者在生出幻灭感的一瞬间,不仅哑然失笑。也的确,谁又有权利赋予这么凌乱的人生一个高大上的意义呢?只不过毛姆比众人更加勇敢,在探寻了人生的各个角度之后,像《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孩子一样,直接告诉你,生活在祼奔!虽然生活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它的确并未穿着一件叫做“意义”的新衣!不得不说,这个结论虽令人懊恼,却也最能妥帖的安放那些躁动的心,因为意义之于人类,已经被追逐了千年万年,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论调。这一下,掷地有声了,虽然意义落空,但毛姆并未否认人生过程的精彩,反而更能使人放下包袱,努力过好当下的人生。
书中记载了菲利普的两次醍醐灌顶的顿悟:
——在思念克朗肖的当儿,菲利普记起了他送给自己的那条波斯地毯。……答案最明显不过了:生活毫无意义。地球不过是一颗穿越太空的星星的卫星罢了。……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人的出现,并非是造物的顶点,而不过是自然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罢了。……眼下,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过是使得生活的格局更趋复杂罢了,而且当最后的日子到来之际,他会为这格局的完成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这将是一件艺术珍品,将丝毫不减它那动人的光彩,因为唯独只有他才知道它的存在,而随着他的死亡,它也就立即消失。
——此时此地,他坐在国家美术馆,但这和行走在陌生的美洲大陆又有什么区别?……每个“昨日”都在为“明日”做打算,而“今日”就这样白白付诸东流。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曾经想看透这生活的复杂与无为,勾勒一幅精密绝伦、美不胜收的人生图案。可他从没发现也许由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的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可能向幸福投降就是承认了生命的失败,可这样的失败却比任何勋章都更加闪亮。
从毛姆闪着光芒的叙述中,能够看到他对于生命的思考与敬畏,并不因了悟了生活的无意义而懈怠或消极,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此时此刻,毛姆想要编织的地毯已经不再是仗剑走天涯的图景,而是一幅人间烟火的生活画卷了,无所谓意境高远或目光短浅,因为对美的追求并非一成不变的。只要是出于本心的、独属于自己的,那就美得无可厚非。
生命需要边行走边思考,成长是个坚持的过程,更是一个妥协和放弃的过程。也许一开始,遇见阻力时,你会选择与生活正面硬刚。慢慢的,待到经历的多了,你会发现,生活已经无声无息的改变了你。此时,不再急着去争辩,或是去挣脱,因为人生的经验已经在生命中发酵,生成的新物质会带来新的智慧与力量,让你能够给出一个更具可塑性的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所谓成熟,不就是圆滑与世故的代名词吗?只要归来不是少年,就是对生命初衷的背叛。但是要知道,棱角少了,不代表锐气减了,冲劲少了,不代表能力减了。因为生而为人,各有各的枷锁,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有身体上的,有情绪上的,有些枷锁是你的桎梏,也是你的勋章,砍断了枷锁,也许最终失去的是翅膀。
记住,每一个与枷锁共舞的日子,都是自我成长的日子。生活虽无意义,但人间却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