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很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追求完美,回避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是焦虑的,想要急于改变他的这些状态,每当他带回这样的话题时多半我是给予指导性的,有很强的目的性的引导。
最近因为跟爱人的冲突,让我有新的感悟。每次爱人突然爆发情绪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公公,一个脾气极其暴烈,对身边的人永远都是指责的人。婆婆的一句话概括公公的为人:我在你爸爸面前没有一次是对的,从来都是错的。我是极其排斥我公公的,看到他心生厌恶,恰恰我爱人是几个孩子中最像我公公的人。我有多排斥我公公,就意味着我有多排斥我爱人。
这样的心理驱使我在平日里对他有诸多看不惯,会不断去给他纠正、指导,潜意识希望他能改变,做跟他父亲不一样的人,能成为我希望的人。最近一次的事件,爱人又突然情绪失控,说出对我来说伤人的话,当时我心里是愤怒的,只是没有表达出来。我不经意瞥见儿子在一旁的神情:害怕、紧张、担心。
在这一刻,我冷静下来。
我意识到我的问题出在哪里,我知道儿子的自我不满来自哪里,来自父母彼此的目光。
孩子的身体里一半流着父亲的给的血,一半流着母亲给的血,在他足够独立、成年之前他无法与父母分离,他属于父母,受父母影响,是父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会从父母彼此的目光中寻找“我是谁”、“我的位置在哪里”、“我是怎样一个人”……
在父母彼此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他会自动比照、参考。当父母不断去指责对方,否定对方,排斥对方的时候,孩子的心是分裂的,纠结的,矛盾的,冲突的。他会把父母彼此的否定拿到自己身上去认证自己是不好的。这样孩子在自我认知上就会不客观,即便是自己再优秀,依然还在内心中判定自己是很差的。
人是在不断探索中寻找自我的。在生命之初婴儿是与妈妈共生一体的,是没有自我的,妈妈即是我,我即是妈妈。妈妈的回应妈妈的情绪是婴儿形成最原始的人格品质的基础。六个月之后婴儿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通过周围人的反应来形成自我的感觉,这些感觉都是来自外界的,是别人的眼里的“我”。我们会不断去在社会中寻找自我的模板。父母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了孩子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直至成年后他自己决定是否继续探索真正的自我。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是说如何做好父母的问题,而是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自己觉得足够好的自己,能够欣赏自己同时也能接受别人成为别人的自己时,孩子也就自然会找到他想要成为的那个他。他会从父母那里寻求到足够的支持与力量去发展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