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
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
今有,
梵戈用岁月斫(zhuo)琴!
梵戈,斫琴师,
築雪山房古琴工作室创始人之一,
江湖雅号“琴坛吴秀波”。
在2006年之前
斫琴对于梵戈来说,
就是每天工作之余的乐趣。
在梵戈的理解中,
斫琴同其他艺术形式相似,
首先应解决温饱的问题,
才可以专心斫琴。
从2006年起梵戈决定
将潜心研究、制作古琴。
斫琴不仅仅是一种修炼、
而是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2010年前后,
梵戈还在研究前期制作风格,
每年只出一二床比较满意的作品。
今,他已进入了高水准稳定期,
每年会有十余张比较满意的作品。
近年来梵戈制作的古琴形制,
主要集中在经过他声学结构
改良后的伏羲、仲尼、落霞、蕉叶等
传统样式及自创的禹冠式等样式上。
这些形制中正和雅,
音色的合理性及均衡性也较易实现,
而一些繁复造型是难以实现合理音色的,
因此很少涉足。
梵戈认为,
任何一种形制,
想将其音色制作到完美状态,
都需要制琴师穷其一生的精力去不断求索。
对于传统样式的改良、创新,
其目的不外乎两个:
首先是能相对完美的实现梵戈对
圆融、均衡、通透这样一类音色风格目的。
其次,改良或创新后的各样式的
线条、比例、色彩也是梵戈当下
对古琴形制之美理解的一种集中体现。
制琴七步曲,
选材、开板、制作面板、
挖槽腹、合板、上灰胎、
配件安装调试。
除了开板,
整个过程几乎不用电动工具。
手动工具进行的每一点细小修正,
都是电动工具不能到达的欢娱。
常年的声学研究和数据积累,
让他每一次制作都是高水准,
但也往往导致他的每次制作过程,
通常会达数年之久。
梵戈与喧嚣都市中穿行的人一样,
而古琴让他进入另一个情境,
是为治愈,也为修行。
梵戈说,
“能做的做到最好,剩下的交给时间。”
求之得之,
或许是他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