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我在班级群发了一条提示,因为学校安排跳团体操,我事先提醒孩子们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内容编辑完毕,一想到每次大型活动,班上总有几条“漏网之鱼”,末了我又加了个“切记!”自带一个感叹号。
家长朋友们也纷纷附和,表示已收到。这时,我的一得意门生突然蹦出一句,“老师,为什么你的每条短信最后都是感叹号啊?”不按套路出牌啊,这一问与所有和谐的音符格格不入,我一下子蒙圈了。
沉默良久才回了四个字:习惯使然。
虽然这事没了下文,但这颗小石子在我的心湖激起了一层层波浪,久久不得平静。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为什么学生会如此在意?
深思以后其实不难理解,孩子的弦外之音无非是:老师每加重一次语气,就是对我们的不信任,老师每用一个感叹号就让我接受得不情不愿。
感叹号在语文里面是一个很常用的标点符号,它像直流而下后滴落的眼泪,也像一划而过的美丽流星,又像一串晃动的耳垂,形态舒展,美观大方。
它的作用不外乎是加强语气,赋予强烈的主观色彩。但也分“褒贬”两用,喜爱、赞美时情感喷薄而出,用上一个感叹号升华情感;意欲提醒、劝诫、震慑、警告时一个感叹号推波助澜。前者让人心花怒放,后者让人浑身不舒服。
无论是电脑上出现一个红色的感叹号还是行路上见到“危险”标志的感叹号指示牌,都叫人略微心惊,倒吸凉气。
就好像我们喜欢看到:
多美啊,生态园的菊花!
欢呼吧,为这久违的胜利!
恭喜!贺喜!真为你感到高兴!
而绝不喜欢听到:
求求你!不要离开我!
这件事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为什么就是记不住!
这是命令,不得违抗!
很显然,感叹号一旦用在警醒、告诫、诉控的场合,它的意味悠扬就已经变了味,疏离感、火药味都在悄悄弥漫,给人难以接近、盛气凌人、不好讲话的感觉。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有体会。
有的人发短信特别喜欢用感叹号,几乎一句话一个,有时甚至连用几个感叹号,隔着屏幕我们仿佛看到手机另一端发短信的人正在抓狂,一副黑脸,气得不轻。
本无需理会,但又跟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关系,所以有时候觉得看这样的短信特别累,总觉得那些感叹号的主人好像在生气,特别焦急,无端也打破了自己平静的步调。
甚至还有的人名义上是温馨提示,话语里却句句带刺,感叹连连,什么“这是我最后一次提醒了!”“逾期不候!后果自负!”“重要的事情我已经讲了三遍了!”看到这样凌厉的语气,瞬间我们会心里咯噔一下,完了,领导这是在下最后通牒。我会不会被点名批评,我做不好会不会惹她生气,她生气了会不会给我穿小鞋,一连串的问号也从心底冒出来,叫人不得不停下手上的事完成当前这个任务。
提醒的目的是达到了,但那一连串的感叹号也的的确确刺激着人敏锐的神经,就像穿着好不容易砍价成功买回的鞋子,却总有一粒沙子硌着脚,总缺一点畅快。
其实,如果把感叹号换为句号,传达的信息并没有变,语气也变得柔和了许多,至于提醒的目的能不能达到不敢说,但起码给人平易近人、沉稳大气的好感。
喜欢在平和的短信或平常聊天中夹带感叹号“!”的朋友们,据说这样的人都是:
情绪化;
没耐性;
容易烦躁;
开朗率真,比较随性;
感情丰富,容易激动,一惊一乍;
性格不稳定;
心态不平和,好像有很多不满;
内心不够沉稳淡定;
内心不自信,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凡事爱强调;
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长期压抑;
内心好胜,充满斗志
……
频繁使用感叹号的人可能自身从未觉得不妥,认为是习惯使然,性子使然,其实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情商不够的表现。
感叹号本来在众标点符号中,就浓墨重彩,举重若轻,加上句子使用赋予它的强调、警示作用,过多使用会让人有种压力感,谁聊天、接收通知时愿意见到这么多感叹号,让人心情跟着下坠?
总觉得感叹号里包含了强烈的喜怒哀乐,包容了我承受不起的强烈情感,就让我这样平淡含蓄地路过你的世界吧。
生活本来就充满了感叹,喜乐也好忧愁也罢,只愿在非静水一潭的生活中,不急吼吼,不冲动强硬,不把刺露给不相干的人。只想安安静静,心平气和,不争不抢做好该做的事。
如果有一天,我们忍不住感叹连连,但愿那是对美好事物的惊叹以及对人性至上的追崇,而不仅仅是牢骚和凌厉。
在网上看到一写感叹号的小诗,跟我此时的心境是相似的,一并附此。
曾经
不喜欢用感叹号的人
觉得矫情和幼稚
有什么好一惊一乍的
甚至
还忍不住直言“不要用感叹号好不好”
那时候的我,不爱用标点
只有逗号,连句号都省略
不知
从何时起,就喜欢用感叹号了
而且喜欢连着用好几个
这是个什么心理
那时候的生活,只要有片刻的休息就足够。
看不到也不想看
终点
现在的生活,什么时候能有个惊叹的终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