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红楼梦》你就知道,同为贾府庶出女儿,二小姐迎春和三小姐探春的婚姻完全不同。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任他得志猖狂,一年后被丈夫孙绍祖虐待致死。贾探春虽然悲伤远嫁,但嫁的是藩王。
论出身,贾迎春是大老爷的庶出女儿,探春是二老爷的庶出女儿,这一点两人持平。
论母亲,贾迎春的母亲比探春的母亲赵姨娘为人处世强一百倍,因此她在贾府的群众基础要好很多。
赵姨娘颠三倒四,和小丫头都能打起来。性愚笨育儿无方,一味怂恿贾环干坏事,探春屡屡受累。
然而,纵观两人婚姻轨迹,探春竟能当上王妃,而迎春只嫁给了纨绔子弟孙绍祖。
虽然因为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才把她嫁给孙绍祖抵债。但若是探春,多半会反抗父命。
这么大的反差,只因为两人性情大不同。迎一个懦弱,一个刚强,形成鲜明对比,性格决定命运。
迎春虽温柔良善,却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戳一针也不知嗳吆一声。
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下人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黛玉笑她,“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这样的她非但不能裁治家人,还注定保全不了自身。即便放在今日,也会是婆家人的受气包。
贾探春性情相反,她养在深闺人皆识,才华仅次于宝黛,才干可与凤姐媲美,心气压众,不怒自威。
与三从四德的迎春不同,贾探春忧上怜下自强不息,临危受命不让须眉。
贾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位三小姐精明能干但命薄,因为她是贾府二老爷贾政的庶出女儿,母亲是赵姨娘。
赵姨娘相貌极美,儿女双全,人却愚笨遭嫌弃。更是因智商情商低,成为元配王夫人的眼中钉。这样的贾探春屡屡为身份所累,但她仍凭借才华和能力被南安太妃相中,做了藩王妃。
探春第一次精彩表现,是在贾府大老爷贾赦要强娶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时,贾母知情后气得发抖,迁怒于小儿子贾政的太太王夫人。
探春有心的人,她觉着旁人一概不好辩解,只有女孩子可解围。于是她向贾母陪笑脸说,这事与太太何干?老太太想一想,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的?便知道也推不知道呀。
她一句话为王夫人翻案,打破了僵局。不但贾母欢喜,王夫人也领她的情,上层很满意。
非但如此,贾探春还为懦弱的二姐迎春排忧解难。她管教偷镯子的迎春的下人,说物伤其类,唇亡齿寒。她大大地了肃清风气,立了主子的威信,中层也服气。她高雅大气,发起海棠诗社,是增进姊妹们感情的联络员。
还有一回,贾府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怂恿了王夫人去抄检大观园,趁机告黑状铲除异己。探春秉烛相迎,她一边哭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狠狠地掌掴了来搜身的王善保,真正地发挥了玫瑰花的本色。
这一巴掌被评为全书里最脆的一个巴掌,她还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
这是全书最狠辣的一段话。气性更简直是全书第一人。综合能力说全书年轻代第一女性都不为过。
如此精明能干的探春深得贾母心,为王夫人器重,连凤姐也要让她三分。因此,她被选中暂代生病的凤姐管家。
探春既有警策之论,更有种种兴利除弊、秉公持家的举措与努力。虽然未能挽救贾府最后的败落,但她的品貌出众,也为自己博了个远嫁海疆的归宿。
作为贾府大厦最真诚的维护者,她虽然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但终究躲过了抄家,还当上了王妃。
以她的睿智,即便是在一帆风雨三千路的异国他乡,相信也能把王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只是音讯不通,要想保全贾府众人,也是无能为力了。
贾探春得到众人排山倒海般的赞美, 并以贾府庶出三小姐的身份当上了王妃,她的光芒足以与元春同辉。
本事越大,能力越强,圈子也就越大。起点越低,就越没有堕落的资本,这道理放在我们身上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