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一颗狗胆独自体验了《寂静之地》,怪物、绝境、成长、亲情、生存、反击等等要素齐全,说是恐怖片,但惊悚却不恐怖。简单说来就像洗桑拿,一头汗闷出来,吹吹风再摸摸光滑的皮肤,酸爽之余一切OK,并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简单铺垫下剧情:末世,怪物循声而动,人类闭口求存。主人公的五口之家有爸爸、妈妈、两个弟弟、一个姐姐,蹑手蹑脚的苟延残喘,但无论如何,有家就有希望,彼此陪伴便不孤单。小儿子耐不住好奇拨动了喜欢的玩具,瞬间就被怪物杀害,给他玩具的姐姐因此陷入自责与叛逆。妈妈怀了宝贝,免不了在分娩时制造动静。怪物攻击人类时依靠声音背景定位识别,一系列大动静将怪物引来引去。女儿虽一直认为父亲怨恨自己,父亲却在女儿面临危险时突然放声以牺牲换来女儿平安,最终,一家人依靠绝境中偶然发现的声波攻击效能戳中怪物弱点。最终,影片在一场虽不对等,却有了大杀器的决战开端中落幕。
惊悚效果极为惊艳
观影过程中,不自觉把指头咬到口中,跟着影片中角色一起紧咬牙关,生怕制造的动静也惊动了怪物。单纯从惊悚效果的制造而言可以说是高潮不断,甚至看到最后看高潮都看累了,怎么这么没完没了。从一开始只看到萧条破败的末世,到怪物藏头露尾,再到直接现身展开攻击,一个袭击接着一个袭击,一个难关连着一个难关,恐惧不断升格叠加。还好票买了最后一排的跳空位置,害怕也不丢人,只是手指都咬疼了。除了此起彼伏的恐怖袭击,影片营造惊悚效果的“法宝”非声效莫属,并不是传统恐怖片里那种音乐音效制造出来的恐怖效果,而就单纯依靠自然音效。一家人为了安全,交流使用手语+低声呢喃,于是全片大多数场景里都是近乎默片的效果,于是,即便没有怪物出场,溪水声、摩擦声、风吹草动声,一切突然切换的声音都让人一身冷汗。白天还稍好,黑暗里时,自然就制造出了“怪物在何方”,类似《生化危机》或《异型》系列中那种未知不确的恐惧感。
绝境中的成长可歌可泣
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在成长,而最终的绝地反击也正是一次次成长所换来。故事里的爸爸妈妈学着接受丧子之痛,通过制造各种机关设计,甚至为新生儿出生这样不可能的任务而做好了充分准备,孩子出生报警的灯光信号切换、各种自检自查设备、分娩瞬间无奈喊叫时吸引怪物的焰火、婴儿哭闹时将其封闭的木盒子,以及封闭时的供氧设备,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为了迎接新生儿的出生,夫妻二人真的是穷尽了各种可能。儿子本来胆小,一直活在父母的保护下,但也在跟随父亲外出狩猎过程中慢慢学习生存技能,在母亲分娩被怪物围攻的关键时刻独自释放了焰火吸引怪物注意力。失聪的姐姐因为小弟弟的死而一直无法自拔,一方面自己活在深深的悔恨之中,因为那个发声玩具正是她递给弟弟的;另一方面她也认为父母因此恨她,与父母间存在着无法填平的误解裂隙,可她在紧要关头发现,正是父亲为她自制的助听器所释放的音频击中了怪物的死穴,使坚不可摧的铠甲瞬间化解。
缺点和不足
为匿踪而练就的生存技能,无论是沙砾路面、监控系统、预警装置、食品加工设备、耳语交流等等,一部小成本电影把细节做到这样的程度已属难得,但还是有不少硬伤。首先,怪物是有记忆能力的,并非单纯的循声而动,这样的智能水平在影片后期不断得到印证,例如发出过声音的区域,即便没有在发出新的动静,怪物也会搜索等待,而且等待在周边的怪物明显不止一只,可后来明显制造了那么多动静,行动迅猛的怪物却并没有很快开展跟踪追击。其次,怪物虽有硬甲护体,可毕竟是有机生物体,不像《地球反击战》或《世界末日》中那些掌握着高科技的外星生物一样完全无法对抗。姐弟两在谷仓中和在车内躲避时,怪物并不能一刀切穿较薄的金属物体,可见其铠甲硬度是有限的,但地球上的军事力量居然就这么被干净解决掉了实在有些不合理,即便轻武器不能杀伤怪物,可躲在坦克这样的武器中似乎也不难对付。最后就是声音攻击,这是蒂姆.波顿20多年前就在《火星人玩转地球》中玩过的老梗,“近乎被团灭的地球在老奶奶爱听的歌剧中绝处逢生,火星人纷纷被音波爆头”。影片里的怪物也是一样被助听器发出的高频次声折腾的要死要活,那问题又来了,《火星人玩转地球》中地球人是彻底不知道火星人的弱点,全凭老奶奶瞎打误撞取胜,可《寂静之地》中则不同,从墙上拼贴的简报可知怪物是依靠声音来寻找目标的,从生物学上来看,这就是个天然的“优势陷阱”,也就是说他们靠声音辩位,那声音就一定是制胜法宝,即便不能进攻也可以通过声音来进行防卫,可那么多专家学者去哪里了?硬是让一个失聪小女孩偶然间破解。
最后说一句,我们看惊悚恐怖电影,无非就是闲的无聊自己找刺激,或者谈恋爱的借此展现保护欲,但这部影片真不建议情侣去看。万一想保护的没吓到,自己反而被吓一跳可能会很丢人。毕竟,音效恐惧这玩意儿和你胆大胆小无关,只和你听觉感官是否敏锐有关,恐惧有承受下限,惊悚却不分男女。看完后一个人走了几公里夜路回家,并无不良反应,推荐大家若有闲情去蒸蒸这场桑拿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