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陶 原创 魏周全

老陶    原创    魏周全


 我的家乡什川,绿树荫浓,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上万株300年左右的古梨树,世称“世界第一古梨园”,以及“中国农民第一桥”,“小峡电站”,“黄河楼”,“魏园殿”,等人文古迹,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度假养老的好地方,人称“兰州后花园”。现有九个自然村,36姓,约22000人。以魏、陶、马、王、李、陆,刘等大姓为主。什川物尽其用,人才辈出,涌现出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素有“陶尖尖(聪明),魏呱呱(真诚)陆几几(勤俭)之戏言,本文中的老陶就是陶家聪明中的一个。

      老陶全名陶世清,七十三岁,中等个头,耿直憨厚,朴实真诚,老三届毕业,认识他近三十年了,他是一个看到树就能想起森林,看到水就能想到大海的人。他用一双独特的眼光和两只勤劳的巧手在石头上影雕的“红楼梦人物画”构图比例协调,布局点缀得当,黑白明暗分明,造型线条流畅,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影雕类作品中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已名扬省外,网传华夏,进入吉尼斯。《兰州晚报》、《中国艺术家杂志》,《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凤凰网》、《中新网》《腾讯网》等争相做过报道,这些被人熟知的镜像文字,这里不在一一赘述。我要讲的是他生活中的另一方面,一些少有人知的故事。


老陶一九四九年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姊妹六个,一岁半去世了父亲,他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拉扯下慢慢长大,受尽了艰难困苦,更养成了他倔强,坚韧,不服输的性格和发愤,好学,钻研,刻苦的做事风格。中小学时期,他受到隐逸高人马师傅的石微雕真传,靠自己的天赋,在绘画,书法上勤学苦练,进步非凡。学校的墙报,黑板报都出自他手,是学校位数不多的人才。一九六七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广播站,水利,农机站工作,他发明的拖拉机半无人耕地犂铧曾得到过甘肃省农机发明奖。而他的绘画艺术也日渐成熟,在村落街头巷尾的墙壁上已展露头角。然而家庭的贫困,母亲的艰辛并没有因他成熟的绘画,灵巧的双手而带来丝毫的变化。为减轻母亲沉重的负担,贴补家用,他看到照相省时省力来钱快,便开始学习摄影,摄影技术是一门学问,单靠爱好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化学基础,为此他东拼西凑买了一架相机和学习摄影的书籍,并把绘画的灵感运用到了摄影中,一面按照书籍的指导学习摄影,一边用学来的化学知识学做配方,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处山山水水,反反复复勤学苦作,终于学到了基本的摄影和洗相技术。三年时间他踏遍了十里八乡为乡亲们照相,每年能得到三百元左右的收入,大大减轻了母亲肩上的担子,解除了家庭的生活困境。在以后的多年中他用自己挣来的钱,盖起了新式现浇小二楼,后被人效仿推崇。


老陶的红楼梦人物影雕

老陶的影雕红楼梦人物


人的生活如弹簧一般,压得越低弹性越大,只要看准了咬牙坚持,成功就在瞬间。老陶就是这样,凡是他认准的事他都能坚持下去,直到做出成绩来方可罢休。他接受新生事物的灵感极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即使人闲了,心却不闲,爱学习,爱研究,爱琢磨,常常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改革开放初期的九十年代,乡亲们刚刚解决温饱,着手破旧房翻盖,进入新式建房时代,房内的布置已向城市看齐,老陶扑捉到这个信息,就和几个朋友开始学作彩色喷涂,虽然成功了,但由于人际资源贫乏,销路不畅最终下马了。但他没有消沉,没有气馁,失败磨练了他的意志,坚定了他的信心。他审时度势,开始研究在玻璃上制作工艺-水银雕花,他制作的各种玻璃雕花栩栩如生,玲珑剔透,远近闻名,但他并不满足,为了更上一层,精益求精,他专门在武汉,江西,福建等地拜师求艺。在求艺的道路上他偶然看到了影雕的制作过程,“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幅幅图画浮现在眼前,感觉到眼前的影雕就像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眼球,触动了他的灵感,仿佛这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一生想要追求的事业,于是他决定学习影雕。学习影雕需要三年的时间,每年万元左右的学费,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没有那么多的资本,更耗不起这三年的时间,他向影雕厂的领导再三请求能否让他观摩几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领导被他的执着所感动,答应让他在现场观看,在这里他呆了整整九天,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个不同的画面层次的处理都刻在他的记忆当中,那个场景就像一块吸铁石牢牢地把他凝固在雕影厂久久不忍离去,在影雕厂领导的耐心劝说下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他便有了影雕红楼梦人物画的设想,起初他在各种不同的大理石板材上学习影雕,给乡亲们影雕画像,直到完全相像之后才进入红楼梦人物影雕创作。


老陶的山水画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巅峰之作。集政治、文学、哲学,史学、医学、经济学于一身的文学作品,涉及的人物有五百多,重点人物四八十多人,园林画廊无数,要把这些主要人物的喜怒哀乐,园林画廊、亭台楼阁,奇草异花影雕在石头上谈何容易!为了力求达到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他多次在学校的门口,操场上观看孩子们的音容笑貌,苦乐哀愁的形象变化,到全国的名胜古迹,寺院隍庙获取建筑风格用在红楼梦影雕上,从2006年四月历经十年终于在九大板块上影雕了32个故事情节,28个画面,360多个人物,涉及的亭台楼阁,园林画廊,屏风窗花,花草树木等多达1000余处,耗时3000多天,共敲击的影雕次数超过亿万次。精雕的版面长1.4米,宽0.5米。重达50公斤。针杵磨久的老茧布满双手,近距离的影雕模糊了他的双眼,久坐导致的腰肌劳损使他疼痛难忍,但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给了他非凡的毅力,使他的潜能成倍地释放出来,让他的生命之光闪耀着青春的火焰。


高山不语,自是巍峨;月亮无言,自是高洁。这十年他在影雕中选择了孤独,在画面上享受寂寞,空谷幽兰,寒江独钓,无需人明,无需人懂,自得其乐,暗香疏影。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风景,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欣赏风景,风景都是因为懂得欣赏才变得美丽,而欣赏的目光都是来源于你的兴趣,你的追求和你的不期而遇。老陶就是这样,红楼梦人物影雕成功后,各种掌声鲜花,荣誉口碑不约而来,但他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把酒临风,泰然处之。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影雕成功了,但影雕红楼梦人物故事和其中的内涵尚未挖掘出来,而红楼梦是多少学术界精英们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搞不清楚的巨著,对于老陶来说真是一大难题,“明知山有虎,偏行虎山行”,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精读原著,去伪存真,为此他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很多学术界的老师,开始撰写影雕红楼梦的心得体会,为了能静下下心来,给自己一个写作的环境和空间,他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植了花草,翠竹,梨树,苹果,每当获取灵感,读书的时候便坐在梨树下清茶一杯,苦读经典。有时别出心裁在梨树上学嫁接,其中在一棵梨树上嫁接了冬果梨、香水梨、苹果梨,酥梨,冬乐,窝梨,林波,库尔勅梨,长把,红冬果,新高梨早酥,黄晋梨,东乡梨等二十多种,各个香甜可口。在写作之余便进行绘画创作,由于功底扎实,基础牢固,他的山水画,构图精巧,意境悠远,气势宏大,线条流畅,奇崛秀美,清新明快。他的欧体楷书书法酷似田书(田英章),秀美险绝,笔力雄健,内敛刚劲,精瘦典雅有柳公权之笔力,有宋徽宗之精到。每至秋末冬初他常常深居云南郊外,在那里精读红楼梦,撰写心得体会,有点“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士之风,隐士之举。他撰写的影雕红楼梦笔记至今约有185篇,50多万字,最后完成大约60万字左右。

老陶嫁接了20多个品种的梨树


一颗小小的露珠,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芒;小小的贝壳,能吹响生命的号角;夹缝中生长的小草,能够展示顽强的生命力。 芝兰生在幽谷之中,不会因为无人欣赏而不吐芳香。老陶成功了,他的成功来自勤奋,他的天赋来自磨练。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人像浮尘一样轻轻而过,有些人却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老陶的成功还来自于他的自信,来自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从灵魂深处激发出来的一种信仰,一种定力,一个人一旦有了某种信仰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老陶一生中生命的亮点再次证明,一个人的衰老与年龄无关,人老老在心理上,而衰老恰恰是从内心空虚或不自信开始的,而一个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老陶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在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顺风的大道可走,只有崎岖不平的小路,坚持就是到达终点的唯一。黄河的磅礴气势来自九曲十八弯,华山的美美在奇崛,美好的风景总是在深幽险绝的密林深处,只要敢于攀登,敢于冒险,最美的风景才会等着你,正如荀子所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

2022.9.15

老陶的楷书


老陶种植的翠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