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这篇课文节选自,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爱的教育》,这部书讲述的都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事情。而争吵是节选自其中的一篇课文,他讲的是作者和同学克莱帝因为一件小事儿发生了争吵的事情。
在课堂上,克莱蒂不小心碰了一下我的胳膊肘,一滴墨水滴在了本子上。结果我大为恼火,后来为了报复他,也故意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报复完之后,虽然我的气消了,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觉得很不安。因为我是故意的,而克莱帝是无意的。我想去承认错误,可是又觉得太丢脸,终究还是没有开口的勇气。
最后克莱蒂说了一句话,我在外面等你。我却以为他说这句话,是要在外面跟我打架。于是心里面一直,惴惴不安。想着应该怎么应对克莱蒂,怎么防御他?
终于时间挨到了放学。到了学校外面,克莱蒂从后面追上我,我向他举起了戒尺。但快递却把戒尺拨开,而是把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这让我完全没有意想到。然后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从此和好如初。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情告诉父亲,但父亲,并没有高兴,而是把脸一沉。既然是你做错的事,你应该第一个手伸手去请求他原谅,而不是应该把戒尺伸向他。
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他要告诉我们的是,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包容,正确地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大家应该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这才是正确的解决事情的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就是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从一开始我很生气,想报复他,到后面报复成功,我又很后悔。想要承认错误,又觉得丢脸没有勇气。最后又误解别人的意思想要防御。这几件事中,我的心理活动一直在变化着。一直在想着怎么防御别人,根本就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而克莱蒂的心理活动,课文中虽然没有写出来,但我们可以推测。一开始他很不好意思地微笑着,直到他气得脸都红了,就到后面用眼睛瞟我,从后面追上来,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温和的跟我说话。他的心理活动一直在变化着,但他一直在自我调节。寻找化解矛盾的方法。
两个人的心理活动一对比,就能分得出高尚与低下了。
课文还有几个地方,要抓一抓,比如说我在外面等着你,两个人都说了这样的话,他们说话的时候想法是一样吗?
我终于挨到了放学,挨字怎么理解呢?学生能够准确使用它吗?
还有父亲说过的话,出现了三次。通过这三句话,我们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父亲呢!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同学之间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来处理呢!
除了解决课文内容上的问题,后面的四个小问题也是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来拓展延伸。
另外这节课我要写的生字中,也有几个字需要讲一讲。比如戒指的戒字笔画顺序,既然的既字和即使的即不要搞混了。缘分的缘,笔画顺序。承认的承。这些都要给学生范写一下,指导学生来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