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时候吗?工作或生活中我们遇到难题,本来请人帮忙很容易解决,但总是会尽力避免,因为难为情,因为怕被人看不起,因为怕麻烦人,因而错过很多机会。
平时旅行中路不熟悉,让先生去问人,他宁愿走来走去绕冤枉路也不问,我提醒他,他便支吾搪塞,令人费解。
读了《如何正确求助.合情合理地获取资源和人脉》,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糟糕的体验,“求助”这件事,还有很多学问值得探究。
一、作者简介
作者【英】海蒂.格兰特。美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如何正确求助.合情合理地获取资源和人脉》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精华。《驱动力》作者丹泽尔·平克、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萨顿都力荐此书。
本书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求助者和被求助者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人们通过求助和助人,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比如,人们比我们想象的更乐于助人。帮助他人是人的本能。但实验也发现,哪怕在地铁上请别人让座、向陌生人借手机类小事,都会让人难堪,甚至难以忍受、不舒服。
人天生乐于助人,却又讨厌求助。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如何获得帮助。
一、“与其为难自己,不如及时求助,求助是现代社会必备的底层能力”。
人生,“谁也不能够单枪匹马,我们都需要别人的扶持和帮忙,需要别人给我们收拾残局,以及关键时刻助我们一臂之力”。
每个人都有短处,有力所不及的地方,所以每个人都有求助的时候。现代社会,求助更是必备能力,因为职场分工越来越细,协作互助才能事半功倍,否则难免陷入低效率。
本书研究结果,和我们一样,很多人都认为求助的体验非常糟糕,被拒绝、被道德绑架式求助等,令人对求助望而生畏。但迟疑不决的结果是别人无法了解你的需求,你将得不到支持和资源,问题延迟解决。
读《如何正确求助》,学习如何及时合理求助,得到有用的援手。
二、读懂人心和人性,合情合理求助,为人生助力。
1、我们有很多机会得到帮助。
寻求帮助让多数人感到不适,认为是无能,令人讨厌,让人头疼。研究发现它引起的“社会痛”真实存在,它和生理痛一样难受。那我们如何克服这种难受?
其实研究发现,人们比我们想象的更乐意帮忙,拒绝求助对助人者也是种痛苦。相反,助人可以让人心情愉悦,提高生活满意度。
我们低估了助人给助者带来的愉悦,助人者更喜欢他们帮助过的人,因为这让助人者有成就感。
原来,认识到人们乐于助人,没人会瞧不起你需要帮助。
求助他人能让帮助者对自己感觉良好、心情愉快。那我们需要求助时,就不妨大胆一点,诚心求助,解决问题,还给别人机会,何乐不为?
2、我们求助会遇到障碍。
那是因为,人们并不会在意身边发生的事,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不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你就得不到想要的帮助。
轻描淡写你的需求,提醒亏欠人情,不停表示歉意,这些反而容易造成关系疏离,让求助变得奇怪,让求助变得更难。
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就跟微信上询问:“在吗?”一样,助人者感觉被迫了,就成为不好的体验。
比如一次外地同学回来,东道主班长热情请客,他精心准备,酒水钱比一桌菜贵很多,聚会其乐融融。结束时一新朋友抢先结账,班长很是不爽,还差点翻脸。当时就想,为什么他花钱还把事办砸了?读了本书才知道,他的做法,剥夺了班长请客的满足感,驳人面子。所以,无论助人还是求助,都有学问,不要好心办坏事。
乐于助人让帮助者感觉良好,但当用来交换,感到被迫,快乐就会消失,导致“帮助次数的减少以及质的下降”。
3、得到帮助不很容易。
我们不喜欢求助,很多时候是怕被拒绝。
除了遇到拒绝,有沉默不语的,有勉强同意的,运气好也有欣然同意和心甘情愿的。运气不好,就不求助了吗?
三、如何得到帮助,有一些方法。
1、勇敢明白地表达求助。
生活中交往朋友,我们帮过忙的和被帮过,都会记忆深刻。老公常出差,我上夜班时无奈请邻居帮带孩子,就经常送小礼物诚心诚意感谢她,后来变成邻居主动帮我,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
这如书中所说,是因为让他人有成就感,激发了好人感受。人,更希望自己是那个好人。
2、互惠互利。
互惠,是种解决办法,但应该自然而然。你帮我我助你,双方感觉良好。
只帮助别人,我们会感觉被迫;只接受帮助,会让我们感到亏欠。这是一对矛盾。只有互惠互利,平时主动帮人,积累人缘,才能在需要时容易得到帮助,受助也心安理得。
助人者自助,就是这个道理。
3、懂得没人在意你的事。
人只关心和自己相关的事,不在意身边发生的事。要得到帮助,你就要清楚地表达需求,让助人者知道。
因为人们不会读心术。你不说我怎知道?最亲近的人也会疑惑,比如妻子生日,丈夫问妻子想要什么礼物?妻子说随便,结果丈夫买回来,妻子又抱怨礼物不合心意。
4、强化技巧。
如何找到援军(帮助我们的人)。
作者告诉我们,从心理学分析,强调共同目标,比如“我们的”、认同感,让帮助者看到帮助的有效性,更容易赢得帮助。
比如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把科室工作搞好,年终拿到奖励,那么我求助工作支持,对科室绩效影响很大,群体内成员更容易接受我的求助。
在合适的强化下,帮助,令帮助者有成就感。让对方和你站在一起,同舟共济,他更愿意提供帮助。
5、要接受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你的需求不是救助者唯一要考虑的事情,接受别人用自己的方式帮你,并表示感谢,更容易得到帮助。
6、强调别人的友善。
研究表明,人们极强烈认为自己是好人。当人们有机会看到自己是好人,而不仅是偶尔做好事的人,人们会抓住这个机会去帮助别人。
书中举例:告诉三岁小孩,帮忙整理积木是在“帮助别人”,小孩子表现的比平时更积极主动。人,生来有愿意帮助别人的天性。
强调帮助我们的人是友善的人,强化了他是好人。看到提供的帮助富有成效,他会提供更多有效帮助。比如志愿者,也是想做好的人。
学会求助,不吝帮助,互惠互利,让人生更容易。本书内容详实,阅读应该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