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莲
我想如果说爱情能从告白开始的话,那一定是从最初单方面的爱慕开始的吧,既然有这样的爱,我认为也必定有一种爱是从对峙开始的……
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条狗和人的故事,之所以把狗放在人的前面去阐述,是因为狗狗带给我的触动真的太大了,最近在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去选择故事中有狗的电影。从《忠犬八公的故事》开始,到后来的《一条狗的使命》,以及今天晚上让我哭泣的电影――《忠爱无言》。
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一条小狗因为意外,结识一位性格倔强孤僻的残疾老人,由格格不入及最初的对峙开始的那份相互争斗,老人骂它是不会咬人的废话,它就一直狂吠着,似乎在做无言的对峙。后来在渐渐的同病相怜的息息相处之后。它为老人拉车赶集修理小电器,朝夕相处十余载,相濡以沫,但故事并非是平坦的,如果说有个转折点的话,那便是老人因为家里困境,不得不卖了二货那条拉布拉多犬,后来二货在历经磨难后重新回到老人身边……之后的之后更加诠释了这是一个令人悲恸的老人和一条狗的真情!
电影的开篇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穷且破败的小村庄,那一砖一瓦,那泥土的坡路,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接地气。电影的主角很普通很普通,不是什么大牌的明星,就是一些普通底层人的形象,诠释的很到位。
耷拉的眼袋,邹巴巴的脸,像是揉过的一团纸又被摊开,颜色暗沉的旧衣服,充满了历史感,我想那都是时间的杵凿下的最真实的痕迹。就算是街市来来往往的行人也闪现着小镇居民特有的淳朴的风气,那是最本色的出演,一切一切的刻画都彰显了电影的那个大的背景。我想现在的国产电影,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务实,从底层出发,不要总是为迎合那些90后,00后的潮流风气而拍那些忽略掉很多东西的电影,没有触动人心的感觉,只是视觉上的盛宴,荧屏上充斥是俊男美女,即使是60几岁的老女人也是那么的年轻貌美,我想这些都是脱离现实的。我始终觉得中国的历史,无论是立足于古时候还是现在。都是丰富的,古时候各朝各代的历史,搬上荧屏就是一幕幕的宫廷剧。而近代,中国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事例能够选材去拍摄。而发散性思维,想想美国,美国的历史特别短,而其文化的可塑性却是很高的,因为没有那么强大的根深蒂固的几千年的文化对于思维的封锁,这样的话,我觉得又是另一方面的原因,所以美国的科幻电影很发达。说的似乎有点远了。
这部电影真正催人泪下的就是狗的忠诚,人的心心相对,真实打动人。特别是那一幕,当狗被无奈的主人高价卖出的时候,它和我想的一样,经历了一段萧条的时期,似乎有绝食的意味,不管新的主人怎么去优厚的对待它,去逗它,它都不为所动,对原先的主人永远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
我想我是懂这只狗的,那条可爱的拉布拉多犬,我知道它会逃,它不会在半路就咽了气,它会因为触犯了同类的领地,被一群狗围攻下,勇敢的拼进全身气力,杀出围困。我想那便是信念的力量,一个回到老人身边的信念支持着它,当它最终出现时,没有太大的动静,没有波澜不惊,只有呈现在眼里的让人心疼的狼狈,我想它是真的累了,我想它是真的理解主人无奈的心,所以它选择的原谅,选择了不离不弃,所以它带着伤安安静静的出现在老人面前时,几声犬吠换来那饱含泪水的人的回头。我可以预测到,它命不久矣,它和老人睡了一晚,第二天就不见了,我知道它是逃到了其他地方,静静的躺下,不想引起伤心。所以当镜头切入到那躺在杂草中一动不动的背景,我想这便是最好的结局,安详的离开……
我想养只狗,也想被一只狗养,可是我受不了我们真正有了感情后,它的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我该怎么办?流泪后呢……又该怎么样?
总之,联系时代来看,我开始懂得人有时候是不如狗的,没有狗的坚贞的信念,没有狗忠诚的心,它们不为物质所动。反观之,现在又有多少人能抵挡住完美物质生活的诱惑,不然不会有那么多贪官和……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信念,要坚持自己的铁般的原则。懂得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努力修炼自己,多读书。不为所动,拥有一颗澄澈透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