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是视角。而“一切”是无限的,因而视角也是无限的。这意味着,看待同一件事,除了我们习惯性的视角外,还有很多新的视角。特别是当我们在原有的视角下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或困惑时,这时我们就需要提醒自己,应该主动转换视角,尝试新视角。 ——明空如月
这段文字摘自明空如月师兄的《视角法则(三)》,意思是说,我们看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视角,如果被一个视角困住了,不妨转换一下新的视角,也许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这样的情形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下面,我讲两个故事。
故事一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的一张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又一次次地掉下来……
假若你是一个悲观的人,你看到蜘蛛经过了无数次努力却总是失败,是不是会更加激发你的自卑感。你也许会说:“我的一生不就像这只蜘蛛吗?整日忙忙碌碌,却始终不见成功。”但假若你转换一个视角,看到蜘蛛虽然一次又一次失败,但总是不放弃,你是不是就会被它屡败屡战的不屈精神感动,从而打起精神,坚强起来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被困住,不是来自外在的环境,而是自己的视角出现了问题。适时地转换一下视角,就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故事二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雨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
天一下雨,她就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为二儿子发愁,因为不下雨二儿子的雨伞就卖不出去了。
老太太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
一位哲学家路过她的身旁,了解到了具体的情况后,便给她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您不妨反过来想一想,天一放晴,您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天一下雨,您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卖伞了”。
在哲学家的开导下,老太太转换了心态(也就是转换了视角),天天乐呵呵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反过来想”就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老太太反过来一想,就把心中的愁苦给解决了,身体也好转起来了。
转换一下视角,结果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这么奇妙!
我再讲一个身边的故事。
去年,我们单位举办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演讲比赛,要求各二级单位、股室队派员参加比赛。我们办公室指派一位年轻的同事参赛。刚开始,这位同事不想参加比赛,为自己找各种理由推脱。我看出她的问题了,她是对参赛有恐惧,怕表现不佳被人耻笑。
我于是对她说:“你年纪轻轻的,为何不把这次参赛当做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呢?先好好准备,不要去想比赛结果。”
见她不再拒绝,我进一步循循善诱:“要知道,你的后面可是有我们三个强大的后盾呢,稿件的质量我们可以帮你把关,你只需把初稿拟定出来,然后把稿子背熟,注意一下演讲比赛的技巧,就没问题了。”
我的这番劝导终于帮同事打消了顾虑,她立马开始行动,拟定稿件内容,我们办公室三位同事(包括我在内)共同帮她修改,直到稿件质量满意为止。之后,又给她充足的时间背诵稿件,并让她对着我们试讲,以便帮她提建议。在最后的决赛中,同事以绝佳的表现征服了现场的评委,获得了第一名。
你们看,我的这位同事听从了我的劝导,转换了一下视角,把参赛当成锻炼自己的机会,不再恐惧,而是自信满满,最终取得了好成绩。这个结果不仅超出了她的预想,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懂得转换视角,不明白自己的视角出现了问题,如果旁边有智慧的老师或朋友帮自己看出了问题并提出建议,不妨接受他们的建议。他们的建议就是一种新的视角,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局。
视角真的很重要,懂得转换视角,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打开很多通道,迎来无限的可能性。
转换视角,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只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已。说不简单,是因为转换念头需要智慧。
后面继续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