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故事:登机落座,身边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在ipad 上聚精会神地玩扑克游戏,起飞,她靠着舷窗睡着了。挡住了我的日出。
乘务员送饮料了,她醒来,轻轻说,“番茄汁,一点点冰”。我替她转告,自己也依样要了一份。她抿着,细声道:“这个番茄汁不是太甜,这个零食饼干也太多糖了”。 我自然点头称是,并赞她有营养意识。她说,“凡事用心点有好处,这是我96岁的经验”。我大大吃了一惊,这老太太看上去70来岁,不能用精神矍铄来形容,但是淡定从容、整齐利落。竟然已经96岁了。
她说,她独自一人旅行,还要转机,去68岁儿子所在地过圣诞节。
偶遇这样的传奇,我的脑子全面开动,聊天的本事腾云直上,飞速地想要在剩下的四十分钟构造一个完整的人生。
“你自己住?身边有子女吗”? —— 多么中国的问题。她回答说,“附近有一个儿子,哈哈,不过他也72岁了。我独自住自己房子,自己开车。去年买了辆新车,林肯MKC。我要确保我的用车有最大的安全设施。我有一台PC, 一台苹果机,iPhone, ipad,打牌很方便”。她说,做了一辈子老师,三十年前退休,直到现在一直在工作:教人打桥牌。有成人教育中心,在家里,社区活动处,都在开班。还经常出去参加娱乐性比赛,与各地牌友聚会。
看到我吃惊的神情,她大概明白我的意思, 也做了一个吃惊的表情,她说,“我往往会忘记自己的年纪;因为几乎从来不会去想。有时候会觉得还是25岁,喔,去店里买衣服,穿上去才发现看上去不像25岁。Well, 那是衣服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起飞的时候,她挡住了我的日出;降落的时候,她给我了一片世界。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遇到的一个甲癌患者。88岁,看上去像40岁出头。只身前往看病。起初,没有人在意。只是当她说最近精气神有点不好,主诊的黄博士安慰她,毕竟有88岁了,不可能像小伙子那样灵活。这老太太不好意思的说是她妈妈88岁了。待她看完病,出于好奇,我和她寒喧了几句。出于我赞她心态太年轻了,她说:“你知道为什么很多老年人迅速退化吗?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用自己做了。有人给他们把饭送到眼前,收拾房间,娱乐节目随时调好,甚至给他们洗澡。什么脑力、体力、肌肉?什么也不需要了,这样下自然就会退化”。更可怕的是,因此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对自己失去掌控的人是躁郁的,于是他们会抱怨,如汤太热,如电视声音太大,如电梯太慢..... 问题是,电梯来了,你又能去哪里呢?.......
我问她看病没人陪吗?她说,“我从来不住儿子家,婆婆媳妇在一个屋檐下是不科学的。孩子长大了应该自理,带孙子应该找保姆。我不能把我儿子夹中间难做。”
我以无比钦佩的态度听着这些真知灼见。
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忙碌,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当年龄迈入不惑之际,当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知足常乐!内心富足是最大的幸福,哪怕得了绝症,哪怕世界只剩一天!为生命和智慧激励,愿与朋友们分享。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们也可以这样优雅从容!
正如杨绛在一百岁感言中说的那样: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