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真的“初老”了,总在想小时候的事儿。最近脑海中时常出现一幅画面,陪妈妈从外面回来,爸爸和哥哥正在厨房里包饺子。眺望眼前田野万顷,目送屋后大片青山,夕阳泻下,门前老树枯枝,雀鸟喳喳叫。
昨晚睡不着看了一本书,作者简单平实的语言很吸引人,书中写了很多过去的故事,让我也想起了很多明晃晃的故事。
今年的夏季在拉萨过得很温润,一直到现在还穿着外套。和往年特别不一样。
小时候我几乎所有的寒暑假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现在想来,外婆家大概就是我的世外桃源。屋后大片青山,门前小桥流水人家,两座山之间的几户人家,就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看见炊烟袅袅升起,门口犬吠鸡鸭乱蹿,井水清甜沁入心间,一年四季瓜果蔬菜不断。
外婆住的山村有一个很清新的名字——小竹园,是真的很小,小到只有外婆一大家和另外一户人家。
外婆门口有一条小溪,暑假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都是在玩儿水。夏天的热,就算是在山里面也免不了,所以我们最快乐的娱乐活动就是到溪边玩儿水。
早上睡到外婆把米粥煮好,然后才起床吃饭。
上午的时间很容易就过去了,和表姐一起去溪边洗衣服,准确的说是她在洗我在玩儿,两只脚踩在清澈见底的石子上,能玩儿好一阵子,然后哼着歌踏着被拉得老长的影子回家。
有时候我们会爬到屋后的山上晃两圈,最清晰的记忆是,只要打手机信号不好,舅舅他们就会爬很高打电话,讲得特别大声。
屋后的山上没什么大树,所以我们经常光顾,无聊了上去跑一跑,天热了上去出吹风,玩儿累了上去坐一坐,有时候还能摘几朵小花,觅到几颗果子,最惊奇的还看到过野灰兔,跑得飞快。
门前那座山是真正的青山,一年四季松针翠柏密布,爬上去就见不到自己的影子,野鸡经常飞过,所以我从来没敢一个人上去过,每次上山都是一堆人,七嘴八舌的一会儿就爬上山顶了。
记得最后一次爬那座山还是和三舅一起的,扒完蜈蚣回来晒柿子。现在,连他去世前的样子都模糊了。
太阳西斜的时候,我们会和外婆一起提着竹篓去河对岸的菜园,外婆腿不好,我们在家的时候都是和她一起过河去菜园,摘第二天一整天的菜。
园子里都是自家种的绿色蔬菜,有时候偷懒不想下河去洗,直接擦一擦就吃了,多数时候都是表哥表姐摘了先给我吃,这么多年我一直都被这样爱着。印象中吃的最多的就是西红柿和黄瓜,那感觉,是现在吃任何零食都无法比拟的。
在我们提着竹篓回家择菜的时候,表哥和舅舅他们都会去河上游游泳洗澡,一直到现在我还在后悔,生活在河边的人,这么多年竟然还不会游泳,悔不当初。
到盛夏的时候每次下场大雨,整个河流就处于丰水期了,有时候会好几天都有不能去河对岸的菜园里,所以要提前储备好菜。
在雨水退去时又有好玩儿的事儿了,钓过鱼的人都知道,这时候会有很多的鱼儿顺水跳,还是孩童的我们和舅舅一起在田沟里用铁锹叉过鱼,一条半截身子被切掉的鲶鱼还努力的翻腾着。多像电视剧。
那时候表哥们特别喜欢钓鱼,待在山村里,钓鱼是最打发时间的,自己家的竹竿,自己买的鱼线,自己做的鱼饵,岸边坐一下午。因为耐不住寂寞,我每次学钓鱼的尝试都是以失败告终,屁颠屁颠而跟在他们后面做了那么多次尝试,都不曾有钓到过一条鱼。对了,那些鱼儿也有很多好听的名儿,“石光片儿”、“咯咕钉儿”、“餐子”、“鲫鱼”、“白鱼”……
夏天过完了,暑假就结束了,再回来的时候大约就到冬季了。
冬天的日子更好过,屋外白雪皑皑的时候,我们都是关着门躲在房间里围着火炉,闲话家常,在火盆里烤上几个红薯,就是聊天间的小零食,这样一待也是一整天了,出门上厕所才会看到屋顶已经没有积雪了,冒着一丝丝的青气。
等到雨雪初霁的时候我也不敢出门打雪仗堆雪人,小时候特别怕冷(好像现在也是…),在大雪里只能冻得瑟瑟发抖了。可以看见天光湛亮。
寒假开始,一直到小年前后,我都会在外婆家过。现在才明白,为什么童年除了上学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外婆家过的,大概那时候就觉得,除了自己家,就只有外婆家是最有归属感的了,所以只要一放假,就理所当然的到外婆家去了。
后来的后来,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所有人都慢慢不再回小竹园了。算起来,已经有十年没见过它了。
只是,梦中甚是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