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死亡诗社》。
深夜听吴军老师在硅谷来信专栏中所写的《再议林黛玉》,竟想起曾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人人都应该是一个文科生,却不能只是文科生。"作为某知名985高校,文科专业历来式微的标准文科生,后半句才是我那时想表达的重点,而前面只是对自己的不自信理直气壮的辩护。为了脱离纯粹文科生的身份,我学编程学微积分学概率统计,我甚至打算考取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我想努力的证明自己其实是可以跨界的。不服输的证明和功利主义的学习始终缺少了一些灵性,我似乎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毕业之后进入职场近半年的时间了,每天在疯狂的汲取知识,做商学笔记,跟随李笑来老师升级大脑的“操作系统”,怀着略微焦虑又充满上进的心期望早一点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在古典老师创建的“超级个体”微信社群里每天认真打卡写感悟,一边感叹社群中无数优秀的人每天比你更努力,同时也被别人感叹着。每天忙碌且充实,活脱脱一个为梦想努力奋斗的五好青年。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对,我确实在成长。只是这成长的过程中太像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太会做人却隐藏了太多过去的率真和不羁,太想做事却很少再抽出时间作诗。我不再是一个文科生, 所读书籍尽是商学心理,所写感悟无非进步成长。
现实生活中,确实需要做人,只会作诗难容于世。但当这个城市充满标准的程式化笑容和礼貌得体的问候,充满太多的“会做人“的人时,当再没有冷眼旁观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身影,再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和不羁,就像《红楼梦》中缺失了黛玉和晴雯,那原本斑斓的色彩还能剩下几分耀眼的光?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未免太实在,太庸俗,太无趣。
大学时,常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翘掉的课排起来能再修一个学位;那时常靠在学校操场的篮球架下给千里之外的人打电话,寂寥的身影陪伴了紫金港春夏秋冬的夜;那时很有趣,会偶尔写几行小情诗,会偶尔发脾气不讲话。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却始终无悔那叫做”青春“的大学时光。见过太多的学弟学妹,目标是有房有车事业成功的生活,抱怨的是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得到财富自由,却不知财富自由的本质是自由,太多的人眼里只有财富。当这个社会未来的精英,这些还未出校门的学子们,把所有的时光和精力放在“做人”与“财富”上时,大学的灵性与诗意又在哪里呢?我们的大学培养出了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包括我自己。偌大的城市里,有太多的熙凤和宝钗,却缺少黛玉和晴雯。
前几天的日记中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深夜梦醒,再无睡意。凌晨四点半,依然可以清晰地听到窗外川流不息的车声。这是繁华的都市,也是让无数人为之挣扎,困守其中的围城。他给你带来了现实世界中最浮华的物质,代价却是无论你身处哪个岗位,都会像这凌晨四点的车流一样,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那小城呢?不是没有想过回老家过个安安稳稳的日子,朝九晚五,无忧无惧。但那何曾不是另一个围城。工作的安稳与闲适带来的并非真正的自由,庸碌和空虚才是一段舒适区过后长久的状态。
如何兼得二者?保持持续学习的乐趣,对自己喜爱的东西刻意练习,在这个少数个体崛起的时代,你才可以掌控自己的自由。
那我真正爱的是什么?去编程,沿着这条路努力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一方专家,但我知道这不是我的归宿。做产品,像张小龙一样打造出最优秀的互联网产品,这是我的愿景,却不是一个愿意用一生去做的事。回归内心最初的梦想,不过是某个宁静的海岛边,一杯咖啡,一个知己,开心时细听潮生汹涌畅谈诗酒,宁静时沉思写字。所写的世界里,那些熟悉而陌生的人,他们无数次入梦又离开。累了倦了,就飞到世界的另一边,再寻个如诗如画的地方,认识些有趣的人,重新寻找灵感。不必焦虑,无需为人所束,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自由。
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未来,机器在各行各业取代人工是迟早的事情。但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人性中梦想和浪漫的情怀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所以无论你身处什么行业何种领域,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也适当的做一个有情怀的“文科僧”吧。
诗酒趁年华,物质之外,别忘了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