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
明年高考的总体学习规划该怎么做?
1.做it的目的:为了更清晰学习的走向、更明确自己的主要目标以至于更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❶「总体的学习规划」先一步建构起学习的“大框架”--要学习的内容与结构更清晰简洁、可以让我对应试的内容有一定的印象。it的性质是“指导性”的、相当于马路上的路牌。路牌的作用在于指示方向、以免行走的人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中迷路;如果没有路牌、每走一步都要思考下一步路该往哪个方向前进--过多的选择不仅使人耗费的时间精力过多-易疲劳、而且容易在繁忙中迷失方向-忘了自己原来的初心与目的。………❷清晰的总体路线及适当的灵活变动都是必要的,总规划提供的是框架,而适当的灵活变动则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重新更进优化路线。前者是导向性的,后者则是效率的催化剂;因为实践是走入关系中、走到事物面前,更贴切深刻地理解事物本质-而非空中楼阁的幻想,唯有深刻地理解事务、才知如何变动是更有利于处理事务的。…前摄性地学习是为了避免手足无措的慌乱,而深入性地学习则是走进学习对象的关系中、在联动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
2.那么现在面对真实的学习对象,从抽象走入具象。在处理这件事的时间上,我所拥有的时间是2年、更精确地来说是1年半,从现在11月开始→25年的6月份-共19个月。
…而一天有24h,凌晨0点和中午12点两个互相过渡的循环--一天中除去最少7h的睡眠时间、以及其他杂七杂八事的4h,便还剩13h;然后再在大天数中除去两次的报名时间和第一次的考试时间最少要14天共336h。
…学习的时间:总(19×30天×13h)-报(14天×24h)=7074h≈294天〈天数没有四舍五入、只有舍去〉=42周≈9.8个月。
数学算了一下最少要853h听完课、理解听懂的那种。语文的3609h,开两倍数听是1804。英语听英语兔跟陶然138h打基础。。。地理听完高一高二课174h.。生物纯看一轮200h打底。物理暂时不知道该看谁的。5科一共打基础就得用3169h了,物理跟数学应该差不多,也是几百h的课。……如果是现在11月到6月份最多也才剩2925h。。
……算完时间就已经很绷不住了,不知道要不要去看一下各学科的模块划分、提前了解一下自己该学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月15日)
虽然现在进度不算非常快,但是数学方面基础打好了、听课等等都没问题。之前确实因为初高学的内容几乎全忘,赶鸭子上架狗急跳墙导致浮躁不安、大凌晨起来补初中基础(现实让我认清了自己的垃圾);不过现阶段也仅仅勉强算刚起步、在数学方面稍微有了那么一点高中生的样子。
补完基础回去听赵老师的课让我终于有了那么一丝畅快的感觉、能理解到模块清晰的那个境界了,现在听课也从2-3倍速转为1.5倍速、对数学的感觉逐渐回来了-正在慢慢远离浮躁的泥潭。❶现在数学方面的总体学习流程我打算是这样的:先听一数的基础过一遍、写写他的讲义;然后连着去听赵老师的课程、听完后当天之内把讲义和作业上的题目都做一遍。(笔记的话是在听课过程中完成、并不打算单独分出时间来做它--因为分出来有两个缺点:一是我会容易遗忘知识点、另一个是容易懈怠导致越推越后)❷最后是回到辅导书找题目。当然也不单纯是刷题、我希望我能有识别题型和联结相关知识点的能力,如果做之前看不出来也不要紧、人总要有一个慢慢熟悉的过程,能做完题目之后通过分析判断出题型和相关知识点就已经可以了。
……英语的进度暂时还在背单词上,不过愿意开口读单词已经很不错了(三年几乎不怎么开口的铁窗泪,第一次因为要考试打破了)。❶虽然偶然还是会结巴、但至少能完整地读完一段句子,对音标的语感也逐渐回来了、这样默写单词暂时不是问题,虽然在没真正读记完高考英语词汇考纲我是不打算默写的。❷语法的话我还没开始,但语法的进程应该也要尽快拉上然后穿插在数学课程里了、这样给数学做个伴也不算太孤单,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开阔一下我的思维视野。毕竟学习最重要的是灵活,而灵活就不能仅仅只限于一个框框内;其次是高考要考,大主科的占比分可不能不要啊。
……语文的话我不太清楚,原本是打算中午吃饭的时候看语文课的,但实在太喜欢看历史下饭了🤧、导致一直没有成功实施。是否要安排晨读呢?下次试个半小时叭,古诗/文言文还是得背的。
……除外就是物理和另外两个选科了,物理得数学学完导数后、那只能寄希望于数学好好学扎实和提高效率了,毕竟如果让理科拉分数、那可是个丢脸的事--仅仅对于我来说,而且理科是最好拿分的课,其他都是玄学(我就不强调自己的垃圾了)。其他两位选科的话其实不是问题,他们有赋分制、我当然是希望能到中上偏上一点捞一波赋分的红利啦,所以它俩我最低要求就是把基础打好、然后稍微拔高到中上偏上一点的水平就OK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怎么能那么发散呢?先看完后再思考不行吗?现在还在初步阶段,得先有一个大概了解先;有事咱们后边再修改啦
反思总结:(8月9日)
最近主线是在补初高衔接内容,次线上是在找其他学科的契合路线。……意志力分散是不利于学习的,但是要当六边形选手就不得不考虑各科占分比重、以及如何把薄弱科目拉上进程(虽然从目前看来,我各科都非常垃圾)。❶就目前自身情况:由于近3年没碰过书本和做过题了、以前打的基础及做题手感基本是泡汤了,想着回忆从前那指定不现实,只能一点点去查漏补缺、重新恢复熟悉感。❷就像神经链接需要时间、恢复熟感也需要时间,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我知道短时间内集中学习大量知识进行内化能更好地掌握一门学科的概况--理解性的学科、这代表着一种一种较为沉浸式的训练。
另外,在某些时刻确实能体验到“万事开头难”的感觉。←这与学校老师带的情况不同,个体进行自主学习需要考虑非常多种情况:1.首先,个体只能掌握自身水平、无法与周边做参照,这样就迈入了一个更广泛的境地--当然,这本来就是本质地域、只是现在不存在任何侥幸与优势罢了。2.其次,时间的缩短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更高效更集中注意更心无旁骛地去学习。然后在这个问题之前就是开头各科目学习分配问题,作为一个小白、知识内容的优势基本近乎没有了--一切都得从头补起。
❶高中理科解题及学习很注重全面深入性的思维、也就是细致精密的连贯逻辑,这是学习微观方面的,但在单科宏观的综合性、以及更上一级全科宏观的总体进程与规划,在前进的道路上如何宏观微观相调控?又如何避免不被宏观分散了注意力与意志力?这对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及时反省的能力都要求非常高。❷单纯只学一科然后盲目前进指定不可能,因为不单纯是理解性的、有一些科目是记忆性/要靠语感的-例如英语等等。所以调控和多去尝试是个问题。
problem:🤧最近学习发现的新毛病:在学习数学期间,总是想把其他科也拉上,也就是听一节数学然后听一节其他试听、然后因为有时候高三一轮碰到不适合我的老师就很容易意志力受挫、这样就拉慢了数学主线的总体进度。不过也有新发现,看夏梦迪物理老师的导航课,听说初中数学/某些物理方面基础概念内容需要过一遍、这样能更好地打好高中物理的底子,这样到时候在学物理之前可以专门去补补、打了个心理预期。英语也是由陶然一轮复习转向b站把他的基础课听一遍再配合其他老师比如李辉等等的老师综合食用。…∴最近需要改善措施:先完成数学主线任务,等完成后再去思考其他各科的调配情况,将这两线分离开来、这样就不会缠绕在一起然后双双沦陷。……最近有一点小惊喜是初高衔接课程后边逐渐听懂了、数学题也逐渐能看懂了,这样就建立起了熟悉度(虽然现在还非常弱,但能懂就能进步,这样一点点积累后就能去刷题、后边也就能开启其他学习模块内容了。比如说逐渐熟悉题型、还有能揣摩出题人思路-预判他的预判。--嗯嗯,人还是要有理想哒~)
……然后希望我自己能加重注意的一个点就是「加强知识内化」--笔记尽量清晰整洁地系统性整合在一起,然后最重要的还是大概脉络。--系统性地梳理才是真正理解知识的关键,内化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年-3月1日)
虽然已经很久未学习啦,但资料还是充沛的,得亏以前认真准备了许多资料。现在回来认知体系升了一个等级,不再纠结于琐碎的细节啦。
❶知识:相比理解做题,其实更重要的是「审视反思」,现在高考改革,也是注重思维方面的,所以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显得格外重要。…凡事“多问多思,寻找新可能性”,「联结+发散可能」的泛化也显得格外重要,寻找事物间“隐喻”的规律,才能纲举目张。…综合转化回想联结,也都挺重要的。
❷题目:1.理性主要就是“谨慎严谨”,思考能力+计算能力都很重要。除了关注知识内容寻找本质联系外,在实践应对题目之时得看清「问题」然后据此去寻找“已知→未知”。(无非在“问题+已知”入手回想曾经学过的知识内容,然后搜索知识库,思考是否有相关联系来推演题目考察啥子)2.还有「错题本」高效率概括自己出错的知识点及粗心大意的地方。“笔记本”的话尽量就理解知识记书上,以快为主。
关于题型,用比套更重要,不要当出题人的小白鼠,要综合运用,在更高纬度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