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对于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貌似已经是非常古老的工业化产物了。但是如果你深入解过关于铅笔的发展与起源,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学原理,你就会被其中神奇而又复杂的市场和社会分工的力量所深深地折服了!今天我将从铅笔的发展与起源讲起,为你一步步地讲解一根铅笔中所蕴含的奥密!
铅笔的发展与起源
铅笔的历史非常悠久,它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那时的铅笔很简陋,只不过是金属套里夹着一根铅棒、甚至是铅块而已。但是从字意上看,它倒是名符其实的 “铅笔”。而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是用石墨和粘土制成的,里面并不含铅。
现代铅笔的鼻祖诞生于16世纪中叶的英国坎伯兰山脉的布洛迪尔山谷。1564年,在布洛迪尔山谷有人发现了一种称为石墨的黑色矿石可以写字,他们随即将这种矿石切割成细条,运往伦敦出售,供商人们在贷篮和货箱上作标记之用,故称为 “标记石 ”。这里的石墨矿简直就象是上帝专为生产铅笔而赐予的,纯度高,光滑而不易折断。后来人们将石墨棒插入钻好的小木棍中,就制成了与今天相近的铅笔。
由于用布洛迪尔山谷石墨制作的铅笔很受欧洲各国欢迎,所以采掘过量,高纯度的石墨矿很快就枯竭了。于是人们开始研究用人工方法提取,加工石墨。
1761年,德国化学家范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铅笔厂。他将石墨、硫磺、锑和松香混合,成为糊状,然后再将其挤压成条烘干,提高了石墨的韧性,成为今天铅笔的雏形。
18世纪时,能生产铅笔的只有英、德两国。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法国的铅笔来源中断。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本国的化学家尼古拉斯·孔蒂就地取材,生产本国铅笔。孔蒂用法国出产的劣质石墨与粘土混合,并通过控制粘土与石墨的比例来调整其硬度和颜色深浅,成型后置于窑内焙烧制成笔芯,再用松木制成笔杆裹住笔芯,获得成功。这样生产出的铅笔成了当时最好用的铅笔。问世后,很快就传到了世界各地。
1822年,英国的霍金斯与莫达合作,发明了第一支 “伸缩式铅笔”。1838年,美国人基拉恩发明了 “活动铅笔”。此后又经过许多的改进,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 “自动铅笔”。
神奇的铅笔
一支铅笔你看起来挺简单的,一根木杆里面有个笔芯,上面有个铁圈,捆着一块橡皮。这么一支简单的铅笔,它的故事可多,可神奇了。
首先,它的原料就非常复杂。这个木杆不是普通的木杆,它是专门用一种叫做雪松木的木材做的。它上面的油漆不是一层,而是6层,这漆是蓖麻油做的,深究起来,它还不仅仅是蓖麻油,它里面还有很多复杂的元素,我也说不清楚。
这笔芯里的石墨,还要加上黏土和石蜡,再往细,我也说不清楚了;你看上面那铁圈,据说是用黄铜做的,今天的技术是不是还用黄铜,我也不知道;还有那橡皮,它是红色的,红色的颜料,据说是硫化镉,为什么要用硫化镉来做?我也不知道。不管怎样,它的原料非常复杂,它的产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
再有就是它的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细细地深究下去,一支铅笔的生产规模,你说有多大?有多少人曾经参与生产一支铅笔?50人,100人,1000人?都不对,是成千上万的人。你想想看,要生产木杆就要锯树,要锯树就要有钢铁,要有钢铁就得炼钢,要炼钢就得挖矿,要挖矿工人就得吃饭。工人不仅要吃饭,还得喝咖啡,要喝咖啡,咖啡得航运,要航运就得有人造船,船只要远航得先发明一个精确的时钟。这涉及多少人?这涉及成千上万人一代一代的努力。
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神话
一支铅笔如此神奇,它到底有几个意思?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怎么样才能造一支铅笔,这些知识从来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大脑里面。没有单个人知道怎么做铅笔,但是这支铅笔却做出来了。这是它神奇的第一个地方。
每一个参与生产铅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产生,每个人只是做他手头上的事情。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铅笔是什么,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铅笔,但是他们的努力,却使得铅笔能够自动自觉地生产出来了。
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互相不理解,有时候互相看不起,有时候互相敌视,甚至可能互相打过仗。但这没关系,他们能够共同合作,把一支铅笔造出来。
更神奇的是,虽然一支铅笔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积聚着一代一代人的知识,但是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要支付的代价是微乎其微的。我只要干十分钟的活,赚到的钱就可以买一支铅笔。
如果我跟成千上万的人说,我给你们干十分钟的活,你们给我制造一支铅笔,你说有可能吗?笑话,不可能的,谁会理你。但现实恰恰就是这样,只要我干十分钟的活,就能买到成千上万、几代几代的人一起努力产生的一支铅笔。
这是多么奇妙的现象!再看看大自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不可能。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让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那就是市场,就是那个让成千上万陌生人能够互相协调工作的平台!
猎人与老虎的故事
北大的周其仁老师也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他说他当年,在完达山打了10年的猎,跟他的师父两个人住在山上,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得靠自己做。他说他的师父啊,非常厉害,手非常的巧,什么都能做。肥皂,他能做;子弹,他也能做。
他说,就这么一个那么能干的师父生活却非常的穷,衣服补了又补,生活非常的困顿。然后他再比较一下城里人的生活,城里人的本事比他的师傅差多了,懂得事情少多了,但是城里人过的日子要比他师父过的好多了。
我自己还喜欢举一个老虎的例子。我挺喜欢老虎的,我从小就喜欢到动物园看老虎,觉得老虎非常厉害:它的爪子很利,跑得很快,能够爬树,还能游泳,它白天能看见东西,晚上也能看见东西。
就是这么厉害的老虎,它却非常穷,身无旁物,身边一件东西都没有,孤家寡人,家徒四壁。人比老虎的本事差多了,但是人比老虎富裕得多。哪怕是路边的乞丐,他身边也有许多财物,而且他同时也极大地依赖着周围的公共设施。
人比老虎要富裕很多,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造成的?这是分工合作造成的,这就是市场的结果。所以这个神奇的铅笔的故事,有一个人把它写成了一篇短文,名字叫《我,铅笔( I, PENCIL ) 》,作者名字叫伦纳德·里德( Leonard E. Read ),文章发表在1958年,后来这篇文章被我们国内的学者秋风翻译成了中文,建议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去读读这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我,铅笔》伦纳德 里德,秋风译”
总结
1、铅笔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现代铅笔的鼻祖诞生于16世纪中叶的英国坎伯兰山脉的布洛迪尔山谷,现代铅笔的雏形产生于1761年德国化学家范巴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家铅笔厂,18世纪时法国生产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用的铅笔,1822年英国的霍金斯与莫达合作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 “伸缩式铅笔”。
2、一支铅笔看起来简单,但是它的原料和制造工艺却都是非常的复杂,需要世界上各个角落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合作才有可能完成。
3、一支简单的铅笔,在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够掌握生产它的全部知识,它需要成千上万人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制造出来。而这些共同合作生产这支铅笔的人,可以互不相识,彼此憎恨,甚至互相敌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而当这支铅笔被生产出来之后,我们每个人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得到它。这个神奇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有市场机制在协调人们分工与合作。
4、人之所以比老虎更富裕,是由于人类懂得分工合作所造成的,这就是市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