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简书有一阵子了,一直想写点东西,因为不是文学科班出身,所以可能不会有让人读后有惊艳的感觉,但是却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也许有着跟大多数人一样的情绪。第一次在这写东西,希望记录的是自己人生中比较刻骨铭心的一些记忆,而这估计就只能从年满十八岁的高考开始,十八岁以前的生活都算得上无忧无虑的,真正的刻骨铭心就从高考开始吧,因为每年的高考似乎都是男女老少妇孺皆知的事情,让我这对新闻极度不敏感的人都能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再次回忆起自己的那段高考的日子。
今年的高考老天照例下起了瓢泼大雨,不禁让我想起了24年前我的那场高考,有点遥远了是吗?
24年前,高考的前一天我所在的城市也下了雨,所以高考的第一天很凉爽。直到现在每次高考前都要下雨,如果确定不是有关部门的人工降雨,我真的要怀疑天上是不是真的有玉皇大帝,每次高考前都下场雨算送给广大考生的福利。这个我们就不去考证了,还是说说我第一天高考的早上吧,再次检查了已经检查了无数遍的准考证,铅笔钢笔,橡皮之类的高考必备物品后,就提前上路了,考点离家很近,走着不到半小时就能到。很多学生都是家长送来的,而我的爸爸当时正在住院,妈妈还要去照顾爸爸,所以我只能独自披挂上阵了,妈妈要来送我,但是我不能再让已经很劳累的妈妈增添新的劳累了。
第一门考的是语文好像,没有传说中的紧张,只是觉得好多试题都似曾相识又稍感陌生,自己的大脑就那样由着自己的方向运转着,做到痛快处完全忘记了这是高考,只是在做众多习题中的一套而已。考完后,松了一口气,没有和任何同学谈论,就往校外走,已经有好多家长在那等着自家的“秀才”了,而我知道不会有人来接我,所以没有张望两边的人群,径直往回家的方向走。这时妈妈叫住了我,我惊喜的看着妈妈,她竟然来接我了,骑着自行车,刚从医院回来吧。我说干吗来接我啊,妈妈说这么近,人家都有父母接,我也得来接你啊,不然你心里会很难受的。妈妈并没有问我考试的事。说实话,当时的我真的是非常的惊喜,我得感谢妈妈,让我在那一刻有了被保护被关心的感觉,让我感觉自己在考场上并不是孤单的,因为我的身后也有父母的坚强后盾。中午吃完饭后,可以休息一小会,妈妈就在家里等我醒来后再去医院,可是我根本就睡不着,毕竟还是有点高考效应的,呵呵,我这个人就是心里要有事就睡不着。
接下来的两天考试也都很顺利,就这样很快的结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活,可以痛快的跟那些没完没了的辅导习题说再见了。
这个暑假我学会了给爸爸煎荷包蛋,炒土豆丝,这个暑假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我的成绩单也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同学送给我的,感觉成绩还行,超过了分数线几十分,病房里爸爸高兴的和其他病友谈论着他这个引以为自豪的闺女,我心里也很欣慰,没有让父母失望。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大失所望,我报的是省重点的医科大学,那年的分数线可以跟清华北大持平,自然我的医科大学梦破碎了,给我调剂到了一个我从没听说的学校,而且在外地,拿到通知书后,我哭了三天,那时爸爸刚好出院,妈妈说你爸爸身体好了比你上什么大学都强,同学也来劝我,说谁谁都调到齐齐哈尔去了,那儿更远,妈妈又说如果你能确定明年能考上更好的学校咱就复读。不,我坚决不想再回到那个可怕的高三,如山的习题如海的考试我不想再次重温了。
擦干了眼泪,重新露出了笑容,开始准备上学的东西。一切准备就绪后,按照学校通知的日期,我被叔叔送到了学校,我的眼泪从在火车上看不到爸爸妈妈的身影开始一直流到学校。到了学校一看,其实环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想想自己将要在这度过四年最美好的时光,心里多少还有些不甘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吧,以后的路就看自己怎么走了,后来考研成了我的新的目标。
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后来我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成了北京公民,也亲身体会到了北京的新高考政策给现在学生带来的诸多方便。现在的学生高考录取率比24年前要高的多,但是他们的紧张程度却比我们那时强多了,高考前直接入住宾馆备考的大有人在,有时真有点想不明白呢。
现在我在想,再过几年我闺女也要参加高考,不知道她们那时候又会是什么状况,但我想我也一定会像妈妈那样去接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