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一场盛大的团聚,像一场温馨的美梦,可美梦终有醒来之时,离别也悄然临近。
返程的那天,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天边才泛起鱼肚白,父母就早早起了床。厨房里,母亲的身影忙碌而又专注。她轻轻打开那扇老旧的木柜,从里面捧出积攒许久的土鸡蛋。每一个鸡蛋,她都拿到眼前,细细端详,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擦拭,像是在擦拭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接着,她弯下腰,从角落里拿出一个有些破旧的纸箱,又在一旁抱来一捆柔软的麦秸。她把麦秸仔细地铺在纸箱底部,再将擦好的鸡蛋一个个轻轻放进去,鸡蛋与麦秸触碰,发出细微的簌簌声。每放一个,她都要停顿一下,调整好角度,确保鸡蛋稳稳地安放在麦秸之间,生怕有一丝磕碰。
父亲则裹着厚重的棉衣,快步走向院子里的菜地。他俯下身,粗糙的大手轻轻拨开层层菜叶,挑选着最新鲜的青菜。寒风中,他的手被冻得通红,可他浑然不觉。遇到满意的青菜,他便用一把小巧的锄头,小心翼翼地将菜从土里挖出,抖落根部的泥土,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刚出生的婴儿。摘完青菜,他又走向不远处的萝卜地,双手握住萝卜缨,微微用力,将一个个红彤彤的萝卜从土里拔起,那萝卜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散发着土地特有的芬芳。
我在屋内收拾行李,目光掠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熟悉的旧书桌、贴满海报的墙壁,每一处都藏着我成长的印记,那些欢笑与泪水、梦想与迷茫,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想到又要离开这个温暖的家,奔赴远方,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都说“成年人的世界,回一次老家,相当于看了一次心理医生。”我们穷及一生追求的自由与快乐,原来一开始就拥有了,渐行渐远的不是老家,而是年少时的回忆。
收拾好行李,我来到院子里。此时,父母已经把准备好的东西搬到了车旁。后备箱缓缓打开,里面的东西摆放得满满当当,却又井然有序。母亲一边往里面放东西,一边念叨着:“这是你最爱吃的腊肉,我特意多熏了一些;过年自己打的糍粑,我也给你带了些,想吃了就自己煎一点,记得放冰箱;这些鸡蛋,你每天早上煮着吃,营养好,都是咱家鸡下的,新鲜得很;还有这些蔬菜,新鲜又健康,在外面可吃不到这么好的,这青菜炒着可香了……”父亲则在一旁默默帮忙,偶尔插上一句:“在外面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两个孩子,别舍不得花钱,要是遇到啥困难,就跟家里说。”听着父母地叮咛,我不禁红了眼眶。
看着后备箱里堆积如山的物品,我的内心无比温暖。这些东西,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父母沉甸甸的爱。他们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我,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用。每一样东西,都凝聚着他们的关怀与牵挂,每一句叮嘱,都饱含着他们的深情与担忧。
车子发动了,父母站在车旁,不停地挥手。他们的身影在后视镜中越来越小,可那饱含爱意的眼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无论我走多远,家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父母的爱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出发与回归。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每一次的行囊满满,都是家的力量在支撑着我们前行。而那藏在后备箱里的爱,将永远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程,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三月啦,回来做打工人已经快一个月了,回想春节在爸妈身边,可以做小朋友的感觉真的太好啦。永远爱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