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丽娟
周末,天气依然无比寒冷,想起陆游的诗句"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不觉已经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了,小寒,今日孩子们学画、学琴仍没放假,故而我也只能固守于家中,等待着天空放晴,孩子们彻底告假,我就可以带他们去乡下的外婆家。
昨儿,母亲就给我来电:"哦,是平儿,我大概是电话打错了,不小心就按到你这儿来了!"
"妈,没关系,我随时都可以接您的电话的"
"平,你在忙吧!我不打扰你了,我本来是联系那个打灶的人来,就不小心按了你的号码,咱们家今年的新房子,旁边也有个柴火房,我准备打个大灶,联系师傅好多天了,今天是要来的!"母亲在电话那头,语速非常快的说着,她是充满着喜悦的心情说着的。听到母亲的声音,我很舒服,自然也很愉悦,要打一个土灶,那自然是甚好的,可以做锅巴饭,蒸米粉肉和年糕一一一一
一想到这些,我就温暖四溢,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说话的语速完全和年轻人一样,我就能感知母亲是愉快的,身体是健康的。
"还有,过几天,我在你外婆的乡下买一只人家家养的土猪,我准备自己杀猪,不用到外面去买肉了,你们几个姊妹一人几挂腊肉,我准备着的……这农村的土猪,肉质细嫩,腌起,一定很好吃。"
"我之前说,给你们姊妹一人几斤油面的,我这段时间,因为没好天气,家里因为建新房子,没弄,等过几天,天放晴,我就来扯油面一一一一。"母亲的话,像放鞭炮一样,没完没了,但是我认真地在听着,尽管我手头还有工作。
母亲,每一次给我来电话,都会增添我内心的温暖,像冬天的棉袄在我的心上又增厚了,很稳实、很幸福,即使我在这一头,工作上,生活上,遇到再大的麻烦事和冷遇,我也不会慌和不会觉得寒。
母亲每一次,都有和我说不完的话,她恨不得把她能创造的一点东西,都分尽了给我们儿女,只要我们儿女过得好,她老人家便心安。
我常常在黑夜里,燃起腊烛,烛光在一漾一漾的火苗中,慢慢在悄逝自己的身躯,是的,我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我又是一个踏踏实实和母亲一样过日子的女人,我愿我能像母亲那样,无私奉献为儿女,勤劳俭朴一生为家庭。但母亲也会自得其乐地哼着小曲,度过那些艰难的岁月,在我的童年的记忆里,就布满这样幸福的时光。
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六个儿女全部都要上学,母亲一个人操劳着一家人责任田的农活,十几亩田地啊!父亲常年在外,在一个集体企业搞采购,有时候,十天半个月不回来,我记得母亲起早贪黑,准备我们的食物还要准备三头猪的猪食。但是母亲常常会哼着小曲儿:"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梗儿……"
回忆起这些,我记忆的碎片不再斑驳,冬天也便不再寒冷,有爱就有永不停歇的温暖,谢谢您,母亲!是您,给了我无尽的乐观和对无论怎样的生活,我报之以歌和诗的美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