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厚积薄发
老公出差回来,我兴奋地说着儿子给我的意外和惊喜,老公说:幸好我那天没有说叫他去理发。
原来,星期五那天,他爷儿俩坐在面对面吃饭,老公看儿子的头发有点长了,心里想说:儿子,头发该理了。老公又看了看,还是没说。
我说:如果那天你真说了,也许他这次就不去理了。老公笑着点了点头。
我记得有一次,也是一月小假,休息一天,我看他头发长了,让他去理发,他坚决不去,说:下星期六再去。我说:这星期有一天休息时间,你不去,下星期六没有休息时间了,你还有空去理发吗?他说:我自己知道。我无语了。可到下星期六,他真的去理发了,也没有耽误上学时间。
真的是,按他自己的选择去做了,他不仅理了发,而且还没有耽误时间。现在想了,他平时不愿意去理发,说不定就是因为我们唠叨了,他才拒绝、对抗不去的。
好吧,现在我们一切都接纳了,给他时间,给他自由,给他权力。
我又跟老公说了儿子昨天关上门自己整理房间的事,老公走向儿子房间门口,探头一看,很是吃惊,不敢相信地说:真是他自己整理的?!乖乖,咱儿真要厚积薄发了!
我笑了,说:我也有这种感觉!
停顿了一下,我又说:这边的杂物要清理一下了,要不然,跟儿子那边的整洁就不匹配了。老公点头说:嗯嗯,是的。
2.破窗效应
此时,我忽然想起了破窗效应。
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
理论由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联想吸引力法则,似乎有些相似之处,好的吸引好的,不好的吸引更糟糕的。
感赏儿子一切都开始转向好的一面。投射儿子全然的一切的向好,都会吸引到越来越好来到自己身边,成为自己的实相!
感赏我们家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和谐、越来越阳光快乐,投射宇宙源能的爱和智慧越来越多的流入我家,让我家人人都能心想事成、事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