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学记》
一
今日之《学记思想与当代教育二十》,王宝寨老师给我们讲了“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两个知识点,让我们明白求学之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怎样学习才能成功的方法。
王老师通俗地讲解了经文的意思,并应用现实的例子,指给我们方法,说明其这样做的道理。
二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句话整体的意思是潜心于学业并亲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并深信所学圣贤之道。
所谓“安其学”安:安祥,宁静,安心地去学习。
就拿学弹琴来说,开始时手指老是跟琴无法配合好,练书法也一样,看人家写的是非常好,也懂得这一笔应该如何写下去,可是手不听指挥,写出来的却不是那么回事情,那就没有到安的程度。
比如学琴,在课堂听老师讲解时,要用心练习,下课回到家中休息时,也要不断地练习指法;上书法课时,有笔、墨、纸,固然在练习,就是没有笔、墨、纸时,也经常在脑中想,一有空就以手当笔,对空练习一撇、一横、一直,虽然不是上课时,他的精神还是放在那里练习,这样日久天长的才能学得好。
再比如学诗,《诗经》中讲的鸟兽、草木、虫鱼,更种博物都必须了解,所以在正式上课,老师讲诗讲完了以后,回家后还是要经常研究,如“舜华”“雎鸠”等相关的学问,当你将这些事物学得很丰富时,你的诗就学得好,这叫安其学。
再讲到学礼,比如讲穿衣的礼节,古时候衣服是代表一个人的身分,平时穿衣服代表身分。而丧礼祭祀时,服装又有一定的规制,丧服是按照亲等级而分为五服,这种服装制定很复杂。
你要是学礼的话,就要把这些服装研究得清楚透彻,随时随地都要留心注意。正式上课时固然要学,课余时间也心心念念在你所学的学问上面,把你的心理和所学的打成一片,融会贯通,这个才叫安其学。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拿这种学习的态度来学任何学问,没有学不成的道理。
“亲其师”就是亲近老师,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才能安其学。如何让学生亲近我们教师呢?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们教师呢?
那首先是尊重学生。王老师给我们举了个李玉玲老师,她是教高中语文的,但她从不留作业,与别人抢自习课。
在学校规定下,她只能被动上自习课,可她的自习课不是在教室里坐着,而是在教室门外坐着,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出门去问。
她带的班级不管是月考、会考、高考,却都是名列前茅。正是因为这种尊重孩子们才喜欢上她的课,才喜欢她,亲其师才能安其学。
其次是我们老师要博学,有渊博的知识。看到李老师每年的成绩,每年被评为劳模,很纳闷。于是采访了她的学生,是什么让他们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学生说他们喜欢上李老师的课,因为李老师课不是语文课而是人生课,她以语文课为载体为孩子们上的是人生课。这样语文的两个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全部落实了。
李老师的人生课是李老师每日读书积淀的人文底蕴,她博览群书,勤奋好学,教书才会游刃有余,才能让孩子们信服。
“乐其友”同门是朋,同志是友,这个友字则是包括朋友讲的,同学或者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交换学习心得,互相研究高兴地在一起相处,对学问的帮助是很大的。
“信其道”这个道字,可大可小,粗浅地讲,你学哪一门学问,这个道就代表哪个学问,所谓科学之道、国学之道、茶道、医道等。大了说是圣贤之道,利国利民之道,治国安邦之道。
信其道,乐其友,才能安其学,才能亲其师。你学这门学问有信心,就一定把它学得好。
所以我们一定要诵读经典,学习圣贤之道,感悟人生的意义。
三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敬:恭敬;孙:规律;务:务必;时:时间;敏:勤奋。
这句经文的意思是只要能敬重圣贤之道,逊顺于学业,时时练习,努力不倦,就会有所成就。
我们现在的教育学习成绩很重要。成绩的好坏有一个公式就是成绩=动机×方法×耐力。
小学高年级成绩好的孩子,要么动机强,要么方法正确,要么耐力强。所以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这三个维度。
其中动机最重要,动机就是志向。一个人的学习有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第一层次的学习是为个人学习,(受表扬、被逼无奈)第二层次的学习为他人学习,(品德好的回报父母与老师)第三层次的学习为多人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当人生的目标与个人的兴趣爱好相稳合后,那学习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立大志,有奉献他人之志向,有利国利民之志向!
有了志向动机,还得有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怎样才能方法得当呢?
我们所学课程各有特点,我们应遵循其规律才能让学生轻松有效的学习。否则就会事半功倍。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数学好英语就差,英语好数学差。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孩子用学数学的方法去学习英语,用学英语的方法去学习数学,所以学习方法很重要。
数学是研究性思维的学习,要想学好1.把课本内化。让学生把数学内容互讲,教学相长,纯熟于心。这样逻辑思维形成结构,建构了知识体系。2.会归纳总结。数学知识有规律,一个善于归类总结的孩子,就会触类旁通,解决同类相似问题。
有了志向动机,有了学习方法,还得有耐力才能取得成功。
耐力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是一种学习品质。比如:学习数学应每日尽心思考,学习英语要每日诵读让内容存其心,学习语文每日思考中诵读,诵读中思考。
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才能成就人生;只有“敬孙务时敏”,才能厥修乃来”。
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力呢?我们一起走进孔夫子的教导吧。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就是培养孩子们不贪吃、不贪玩、勤奋学习爱劳动、说话还要谨慎、接受有道德的人教诲,有这五种精神,就是好学的孩子了。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弟子规》中这句话就告诉孩子们对于食物不要挑挑拣拣,吃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让孩子们不要贪吃。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弟子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能切题恰当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就说明了“敏于事而慎于言”的道理。
统观现代的孩子都没有做到这些。以前谁学习好就不用下地干活,让在家好好学习。可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孩子没活干。
家长有个误区: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不用干活。可是只有劳动教育,才能磨炼孩子的心志。
记得我有一个同学,平时安不下心好好学习,每日里贪玩,考试成绩可想而知,所以想缀学在家。家里人苦口婆心的规劝无计于事,最后父母让他到一个工地去打工。结果一年后的他又来到学校,他的复读让老师与同学非常惊讶,一问他,他说:“工地的活太苦了,我还是回来学习吧!”最后他刻苦学习,终于考上学校。现在已是某地方铁路的高管。
正是劳动让他磨炼了心志,有了耐力,才会有现在的成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工作的十几年经验使我相信,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其实劳动教育对智力的培养也有巨大的作用。
大海中深邃难测,但精卫敢填海;陆地上群山起伏,但愚公可移山;天空里云谲波诡,但女娲能补天。只要有远大的志向,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成功。
四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希望我们每一个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有亲近师长,团结同学、同志的美德,还要立伟大之志,实现理想决心。
聆听智者语言,践行自己行为。感受文化高深,学习前人智慧。吾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此文仅为自己的一点看法与感受,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