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育是我们追求的?

  今天晚上抽空阅读了镇西老师在芬兰学校考察学习的文章,阅读完这些文章,内心会自觉地和自己的平时教育作对比,越是对比,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由于国情的不同,很多东西都是难以实现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他们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互相信任,这种信任是自上而下的一种体系,所以即使个别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老师也没有去制止,而是去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对自己负责,给孩子机会,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而在我们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几乎没有了,镇西老师在他的文章里强调,我们老师不信任学生会自觉,然后在期末考试中跨年级交叉考试,家长不信任老师会负责任,动不动就去涵老师,领导不信任老师会做得到,改卷流水线进行批改。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也不再产生信任,比如老人摔倒你敢扶吗?手机搞掉了被别人捡到,人家说要你的解锁密码来关机帮你寄过来,你信任吗?总之,我们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已经岌岌可危。

    还有芬兰那边人家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班干部,学生之间体现民主、公平、平等,他们真的自上而下都在践行着。

    作为教育一线教师,我能为学生做什么呢?

    我想我目前能做的最重要的是真正尊重学生,以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为教育的起点,以儿童的认知规律为教学的原则,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真实的学习,在快乐中自由地成长,这就是教育常识,也是我们纯粹的教育初心。

  唯有守住自己的教育初心,守好教育的底线,尊重孩子认知的规律,以兴趣来调动,师生之间双向奔赴,用跨学科思维在教学中实践,我想孩子们的创造力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新的学期我会慢慢尝试,从小小的微环境做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