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劲造?拼命找?慢慢套?告诉你不为人知的良心运营之路。
本篇为《如何寻找一个生意的落脚点》的接力篇,能到这一关的勇者,基本上都已经有一个伟大的idea,就差码农、产品汪、运营汪三位一体去实现了。
回顾一下上一篇,我们有一个C(清晰)S(聚拢)M(细分)的需求,同时理清楚了到达这个需求的路径(AB思考),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产品基本可以做出来了。此时,全世界都开始骂运营为什么卖不出去了。运营汪对着这坨黑暗料理,怎么办?拿个斧头,三刀下去,基本可以劈山开路,杀出一条血路来:
一、前置融合的造:将运营思维做到产品里面去
在宝洁和腾讯的产品经理制度下,大部分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将产品和运营合为一体去思考:
1、运营究竟做什么?获客、留存、扩散;无论是经典的AARRR理论,还是其他的运营思维,核心就是这三件事。在产品的设计制造阶段,就要考虑获客、留存、扩散这三个核心功能的体验和效率。这点,恰恰是大量运营人员没有思考到的,他们只关心KPI,只关心公司给多少资源,而没有先解决事情的本质——这个产品是“可运营”的吗?
举个例子:一个理财的互金平台,面向屌丝小白客户为主,那么其留存功能就很特别了,这些群体,是偏向于“贪小便宜”思路的,因此其签到积分、积分兑礼、抽奖、定投等给留存功能,就应该在初期就配备。而一个面向高端的公募基金,其留存功能就应该以高端的财经内容、干货内容、财经大V引入为主。
如果运营没提前将这些事情想清楚、更没将这些内容前置到产品内,一切都是缘木求鱼。
2、永不止步的找:不停的小步快跑的基于数据反馈的找新渠道和玩法
经典广告名言“我知道50%广告费浪费了,但不知道是哪个50%”——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被打破了。
基于数据和反馈,我们可以做到基于效果的投放和试错,迅速的建立投放的数据反馈机制,小步快跑的多渠道小范围试验(一般单一渠道投放5-10万元,甚至5万元内),找到相对性价比高的渠道快速扩大,直到边际效用为零,不停的迭代更新渠道,过一段时间,养一养,再次复盘再来。营销活动亦如此。
又举个例子:2017年开始,线下渠道又火起来了,无他,线上成本太高了,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经快用完 ,没了增量只能拼存量,于是拼多多撬淘宝墙角、今日头条撬百度墙角、腾讯撬全行业的流量墙角,一将功成万骨枯,于是大家又不约而同的回到了线下战场。
渠道和活动就像时尚,不停的轮回中螺旋上升。做运营没什么巧劲,就是不停的反复寻找、试验、复盘的笨功夫,关键是不要停、跑的快。
3、洞察人心的套:递进式营销套路留住客户
一般来说,经过了扫网式小步快跑抓渠道,可以在一定费用投入下,积累了第一批的用户,慢着,这时候的用户,距离“核心用户”还远着呢。
从用户到核心用户,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鱼跃龙门了,纯粹的吹嘘用户数,那是忽悠风投和股东的,有良心的运营,只看核心用户数。
我们先得定义什么是核心用户,这个根据行业和公司的状况千差万别,但我总结出来几个通用的标准:
1、行业平均以上的打开频率;
2、稳定的复购频率;
3、有互动和扩散行为;
准确的定义,是正确行动的前提,有了上述定义,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转化的路径就是提升上述的用户行为。
我们再举个例子:
我们来看看摩拜的套路:
1、开局用免费吸引客户尝鲜,这个打法常见;
2、接力开始鼓励客户充值,用充值返现;
3、中盘用红包车、彩蛋车、宝箱车,这些随机抽奖类的活动,低成本搞噱头持续的吸引用户使用和扩散,构建习惯和使用频率;
4、收尾用月卡,开始锁定客户,坦白说,你都 买了月卡了,看到小黄车和摩拜在一起,你说你选哪个?
经过以上三板斧,基本上,一盘生意,就已经盘活了,“上升到平流层”了,运营和产品也已经磨合到眉来眼去、如鱼得水的热恋期了。
可是,客户就像个花心的富二代,怎么和客户白头偕老?让公司生生不息、茁壮成长?我们在第三篇《和客户白头偕老的秘诀》中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将这个花心的富二代绑的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