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西兰畜牧业开展了一项叫作“全球化优先”的选育项目,旨在通过培育甲烷排放量较低的绵羊。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先统一一下认知,什么是屁?
根据百度百科:
大多数的屁是由大肠杆菌和肠内的其他细菌创造的。这些细菌吃着你体内发酵的食物,然后一起放屁;你咽下的空气和腹中的碱性分泌物同样对你的屁有一定影响。 平均算来,一个屁大约由59%的氮、21%的氢、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气组成——所有这些气体都是无味的。
其中与温室效应有关的气体是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
可以看出,新西兰人民为了整个地球的福祉,真是操碎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减少温室气体的机会。
在新西兰,平均每个人拥有六只羊。而且畜牧业在新西兰温室气体排放的比重中占三分之一。
新西兰畜牧业的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种叫“培育值”的衡量标准,帮助饲养员选择具有特定遗传特性的羊。预计两年内就可以选育出低甲烷排放量的羊。
“我没想到农场主们会这么感兴趣”,动物饲养员拉塞尔·普罗菲这样说道。他们一家已经养了40多年的羊了。
“我的牧场已经接受了甲烷排放量标准测试,我相信一只健康的牲畜应该会少排放一些甲烷,所以我想测试一下。”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像我说的这样,但不论怎样,培育出低甲烷排放量的羊,对我们目前的选育工作,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健康的羊应该吃得更少,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应该越小。”
那么该如何检测出一只羊到底放了多少屁呢?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将一定数量的羊关进一个密闭房间,房间内安装上可以检测气体排放量的设备。羊群要在房间内待上50分钟,每天检测两次,连续检测14天以上。
上述实验得出的数据与羊的基因信息结合,即可计算出“甲烷培育值”。
参与该项目的牧民将有两年的时间对羊群进行培育,这个时间正好可以培育出商业规模的羊群。
由农业部和政府共同出资支持的畜牧业温室气体研究协会称,此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羊排放出甲烷量的差异。
而且研究结果也证明,这种差异可以遗传到下一代。
“全球化优先计划对所有牲畜都适用”,协会会长马克·阿斯平这样说道。
“甲烷排放值选育计划的推出,给了新西兰的羊群养殖业一个实用的工具,让他们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计划非常重要,时至今日,如果农牧民想减少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就只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种植和放牧效率,没有其他方法。
“但推出这一计划后,我们能做的就更多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羊群的甲烷排放量来减少问题气体的排放”。
每年选育出来的低甲烷排放量绵羊将占羊群的1%左右,但这种效应是累积的,而且对农场的产量没有任何影响。
阿斯平说,羊群的进食量是影响其甲烷排放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协会正在研发三项新技术,旨在减少由进食产生的甲烷排放。
“随着减少甲烷排放量的技术不断投入使用,这种产甲烷较少的绵羊对整个国家的甲烷排放量减少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新西兰牛羊肉协会首席执行官萨姆·麦基佛说,最近对1000名农场主的研究发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他们前五大考虑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