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一词近年在网络上很火爆,笔者动了追根溯源的好奇心,翻开《史记》一查,发现我国最早的官二代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
中国最早的帝王是黄帝,黄帝之后是其孙子高阳(颛顼)即位,不能算做官二代。颛顼之后的他的侄子高辛(帝喾)继位,也不是标准的官二代。帝喾死后他的儿子挚和放勋先后继位,可以算得上中国第一批官二代了。史上第一位掌权的官二代帝挚因为“不善”而被异母弟放勋取而代之,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至于挚如何不善,史书上语焉不详,我们也不好妄加揣测。第二任官二代放勋就是大名鼎鼎的尧帝,《史记》上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加上有其兄的前车之鉴,他勤于治理天下,终成一代明君。从这里可以看出,要做好官二代应该学习尧帝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放纵的良好品质。
关于禅让制,史学界一般认为它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或帝王让位给别人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制果真是民主决策制度吗?《尚书·尧典》与《史记》记载大体一致,从黄帝到尧帝传承有序,历史上最早的禅让始于尧帝传位于舜。尧帝曾多次询问大臣谁可以继承他的事业,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帝回答:哼,他说话虚妄,又好争辩,怎么可以呢?真是知子莫若父啊,像尧帝这样智慧如神的帝王都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于是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了。后来在四岳的推荐下,经过长期考察禅位于舜。整个过程是民主的吗?不是,无非是尧帝询问过几个大臣,决策者仍然是尧帝。而不传位于丹朱也不是因为众人的反对,而是尧帝不敢将天下传给如此不肖的儿子,让他落个害人害己的下场。
这位未能继位的官二代丹朱到底有什么令人不齿的行为呢?舜帝曾警告大臣们:“你们不要像丹朱那样桀傲骄横,只喜欢怠惰放荡,在无水的陆地上行船,聚众在家里干淫乱之事,以致不能承袭帝位。对这种人我绝不能听之任之。”可见丹朱的行为确实荒唐悖理。可惜“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哎,又是一个不肖的官二代啊!看来官二代的教育还真是个大难题。“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大禹去世后,启也就名正言顺地即天子位,从此王位世袭取代了昙花一现的禅让制。
从《史记·五帝本纪》可以看出,所谓禅让并非什么民主选举,纯粹是让不肖的官二代给逼出来的,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当然,上述推论都源于《史记》,至于可信度不得而知。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马未都先生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观点好像更加偏激,他说:“大部分历史是猜的,剩下的都是偏见。”
或许远古的许多官二代并没到如此不肖的程度,是历代史官有意为之,将其逐步妖魔化,以达到某种目的。什么目的呢?禅让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或者说禅让只是一层遮羞布,它粉饰出一片君贤民纯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的假相。近人辑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是这样描述尧舜禅让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战国时《吕氏春秋》的爆料更生猛:尧有不慈之名,舜有不孝之行,禹有淫湎之意,汤武有放杀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哎呀,细思极恐啊,禅让掩盖的是血淋淋的杀戮呀!
天呐,孰是孰非?或许世上已无人知道。禅让是让官二代给逼的?未必。禅让真的存在过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