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有点忙,更新的速度又跟不上了。为什么有的博主能在正常的工作之下做到日更三千字,而且每天写作的时间控制在2-3个小时。而我一周才写3000-4000字,碰到工作忙或者别的事情就得把写作计划延后。这篇是我关于自己的写作工作流程的反思。希望对大家也有帮助。
我自己反省更新得比较慢的一个原因是,我更新一篇文章往往是需要看完好几本书,觉得这个东西我学会了,理解透了我才敢下笔写作。这是我进入了写作的一个误区——写作在学习之后。我总跟自己说我对这个内容还不了解,我的信息量还太少了,等我信息量足够了我就能写出不错的文章。但是要了解清楚一件事情,信息量永远是不够的,学习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我曾听过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说过,学习永远都学不完,不要等学完再开始。这位企业家其实说的是创业这件事情,不过我想用在写作上道理也是一样的。写作不应该在学习之后,而是应该跟学习同步进行。那要怎么做?通过记笔记。
要如何记笔记?普通人记笔记可能就是把书中看到的重点的语句划出来,或者是摘抄在本子上。然后就会有种错觉:这个我学会了,我记住了。之后就不管了。划过的句子可能再也不会重复去看。当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之前看过的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就谈不上运用。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涉及到一个认知科学的原理:必要难度。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个硬盘,记忆的主要两个机制就是存储和提取。我们一般的常识认为存储的越容易,提取得也越快。但是近年来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与我们常识相悖的结论:存储和提取呈负相关。也就是存储越困难,提取越容易。
增加记笔记的难度,会让提取的时候更加的容易。如果记笔记也分段位的话。那划线记笔记是最低级的段位,比划线好一点的是摘抄到本子上,或者是抄在一张卡片上。手写的效果会比打字的好一点。因为手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更高级的段位,就是将笔记变得更加的系统,建立笔记与笔记之间的联系。单条笔记可以继续增加难度,由原来摘抄,变成用自己的话来进行阐释,记录出处。再加上自己思考所得出的观点。这其实就是在记录自己思考洞见。可以再继续丰富,增加记录自己读到时候的感受和读完之后对自己行为上的改变。这个就是见感思行的创作方法。如果单条笔记的内容足够的完善丰富,其实就是文章中的一个段落。那写文章后期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笔记按照逻辑关系整理成篇。整理逻辑关系可以用到思维导图。整个流程,我自己想到个比方就是,阅读就像是一片土壤,笔记是种下的种子,由笔记生出新的想法是树的枝叶,最后得到的整片森林就是你的文章,而你就是这片森林的园丁。
这整个流程是我从最近看的一本书《卡片笔记写作法》中读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个副标题实在是太中我的下怀。我认真地把书看完,这本书让我对阅读、笔记、写作这件事有了重新的认识。书中提到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尼曼,他一生积累了90000知识卡片,写了58本书和其他大量出版物。他让我认识到一个好的作家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充满了灵感,而是要有一套非常系统的工作流程,以保证源源不断地输出。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有三种类型的笔记,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闪念笔记就是记录下自己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洞见。它可能是片段的,不完整的,甚至不成一句话。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中有个功能叫闪念胶囊,不知道是否也是受到这种记笔记方式的启发。这种笔记只是对收集信息起一个提醒作用,最终会在一两天后扔进垃圾桶。文献笔记,是带有书目的信息的笔记,标注来源,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进行表述,尽量做到准确和简短。永久笔记,就是包含自己观点和思想的文本,它可以成为书面作品的一部分或者是我们灵感的基础。永久笔记最终会放进卡片盒里面,永远不会被扔掉。记完笔记之后,卢曼会按照不同的主题将笔记进行归类,放在不同主题的盒子里。他会在笔记上标记逻辑的上一条是什么,后一条是什么。有时候,他也会在两条原本毫无关系的笔记之间寻找联系,这样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创意的由来。
卢曼的这套卡片笔记写作法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困难的点在于,能否像卢曼那样以标准化的统一格式记录,建立索引,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在笔记中漫游、思考和寻找可能的联系,这会产生云泥之别。最终考验的还是自己的自律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