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篇第十九」22
【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之学是从哪儿学来的呢?”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并未湮没丧失,仍在世间流传。所知者多的贤者,所知者少的不贤者,无不传有文王武王之道啊!我的老师何处不在学?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注释】
“卫公孙朝”,春秋时鲁、郑、楚三国皆有公孙朝,此处是卫国大夫公孙朝。
“子贡”,“孔门十哲”言语科弟子,小孔子31岁。曾任鲁、卫之相,办事通达,善经商之道。
“仲尼”,孔子的字。
“文武之道”,即文王武王之道,亦即礼乐文化。“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未坠于地”,意即未被湮没丧失。“坠”,丧失、毁坏。如《尚书·酒诰》中的“今惟殷坠厥命”,以及《国语》中的“自先王莫坠其国,当君而亡之,君之过也”。
“在人”,意即在世人之间流传。
“贤者识其大者”,即识其大之贤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仿此。“识”,知也。旧注读“志”,解作“记”,亦可。“大、小”,指内容多少。也有注解认为是指本、末或主要、次要,亦可。
“常师”,固定的老师。“常”,固定不变的。
“夫子”,指孔子。
【评析】
儒家之大道,传于尧舜。到文王、武王之时,开始制礼作乐,传于天下。到孔子所在的春秋之世,虽然文王武王去世已久,礼崩乐坏之势也在加剧,但“文武之道”却并未湮没丧失,而是仍在世间流传。只不过贤与不贤,其所知多寡不同而已。是故孔子随处访求,无往而不学。凡有知“文武之道”者,无论所知多少,孔子都向他虚心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因此孔子并无“常师”。比如,孔子曾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问官于郯子,学琴于师襄。
当然,孔子为学并非不加消化地囫囵吞枣,不是“多学而识之”(15.3),而是“下学而上达”(14.35),从学问中通晓“道”义,然后“一以贯之”,用“道”将所学加以整合而为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孔子之学”,也称“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