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父母沙龙,经常听到有妈妈说:“我为家人付出了很多,为孩子也付出了很多,但为什么非但没落到一点好,反而有一点闪失还都是我的错了呢?”
唉,女人们,怎么让自己活得这么憋屈?
这让我想起了娃小时候带他看过的两本书,一本叫做《原来妈妈也有起床气》,一本叫做《让我安静五分钟》。当时看了就觉得太有共鸣了,简直是“妈妈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今天特地把两本书翻出来,有机会亲们可以和娃一起读读,甚至互换角色扮演一下,让娃也体会下“当妈妈的不容易”。
《原来妈妈也有起床气》
——是时候让孩子为我们“服务”了
标题很直白,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个讲有起床气的妈妈,那就大错特错啦。
因为一开始这个妈妈可不是那样的。在故事的开篇,面对一窝爱抱怨的孩子们,这可是个时时刻刻能控制好自己情绪,始终温柔nice对待每个人的好妈妈。
但究竟什么事情让她有了180°的大转变呢?因为孩子们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尽管每天早晨,不论天气有多坏,她都是第一个起床的人;不论孩子们有多闹腾,她都温和地、笑盈盈地对他们说话。她还为每个孩子准备好他们上学要穿的衣服,在他们每人的玉米片盒子上贴上爱心小纸条,天天都不一样……
可是,孩子们还是天天嘟嘟囔囔抱怨不休,每天“鸡飞狗跳”“上墙揭瓦”。
突然有一天,妈妈就不一样了,她的笑容没有了,温柔不见了,变得气鼓鼓、凶巴巴。她既不为孩子们准备衣服,也不为他们准备早餐了。
孩子们懵了,也顾不得是不是穿错了鞋,还是穿反了衣服;桌上的食物和餐具少了,也没人敢啃声。每个人尽自己努力,拾掇好自己后,乱糟糟又静悄悄地去上学了。
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吗?
从第二天开始,孩子们一改常态,早早起来,自己穿好衣服,分工协作、准备早餐……因为孩子们觉得妈妈“这样”一定是有原因的,甚至怀疑妈妈是不是“得病了”,决定要为妈妈做些什么。
妈妈呢?看到乖巧又懂事的孩子们,自然又是恢复到过去那个爱笑又温柔的妈妈了。
从此屋子里都是开心的笑声,再也没有人抱怨了。
其实,这个妈妈在开篇时的模样,真是很多妈妈在现实生活中的缩影——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始终以满怀爱的姿态呵护他们,但换来的却是孩子的熟视无睹,觉得自己“得到的一切”或者说“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甚至还抱怨连天,不懂感恩。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真要好好想想哪里出了问题。
因为“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虽没有错。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后,他们回馈给我们什么样的行为和反应都可以接受。
因为,一个不懂感恩,看不见自己拥有的一切和别人对自己付出的孩子,始终都不会满足,始终会觉得自己“缺”,始终会“有抱怨”。
而更为关键的是,作为母亲,在照顾家庭,照顾孩子的同时,如果我们忽略了对自己的照顾,始终以牺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满足家人的话,可能终有一天会冲破情绪的临界点而“爆发”。
因为毕竟我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会有累的时候,会有想被照顾的时候,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所以,不要始终一个人扛着,有需求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表达自己,这样也才能更好地让孩子,让家人知道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彼此互相理解和调和。
毕竟,当我们尊重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后,才会更有能量和力量来照顾其他人。
而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表达需求,当我们对一些事适当“放手”以后,会发现,其实孩子和家人比我们想的更能理解和支持我们。
《让我安静五分钟》
——是时候让孩子自己玩会儿了
当妈妈后,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恐怕就是“再不陪陪孩子,他就长大了”。于是,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妈妈们,更是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给了孩子。
“唉,我孩子连我上厕所都要跟着。”
“唉,我只要在家,孩子一看不见我,就要哭。”
“唉,我的孩子,真是一刻都离不开我啊。”
在这一句句“唉”中,妈妈们对孩子的“陪伴”痛并快乐着。
对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但是照顾好我们自己的合理需求也很重要啊,比如疲惫的时候,能有个不受打扰的地方“喘口气”,能有属于自己“缓一缓”的空间和时间。毕竟我们也需要偶尔“充充电”,“蓄能”之后才能更好地陪伴啊。
但是对于很多妈妈来说,连这样喘息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就像《让我安静五分钟》中的象妈妈那样,哪怕安静地独处5分钟,都成了奢侈。
因为孩子们总是一刻不停地跟着她,警惕她的任何一个小举动。妈妈呢,虽然很累,但是对孩子们的“请求”却一再退让。
比如,一个孩子说“妈妈,我想吹笛子给你听,只要一分钟就好”,然后,他把曲子整整吹了三遍,过去了好几个“一分钟”;
比如,一个孩子说“妈妈,我要读一页书给你听”,然后她读了四页半还停不下来;
比如,……
妈妈有气无力地“应着”,想要“自己好好待一会儿”的愿望一再“泡汤”。
没错,在妈妈身边,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因为孩子和妈妈之间有着天然的链接。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我们确实也需要培养孩子“独处”和“自己玩一会儿”的能力,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有“喘息”的机会,更重要的,也是让孩子把对“自我归属”的追求从建立在“妈妈对我关注”上慢慢移开,逐渐发展出“自我满足”的能力,把“归属感”建立在更多元的价值感上,比如“能为妈妈提供帮助”,比如“能自己独立做成什么事儿”上,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感受他人需求与为他人提供帮助的认知和能力。
孩子是每个妈妈的“心头肉”,确实我们有时很难拒绝孩子的要求,因为这份“难以拒绝”来自我们对他们的“爱”。
但是,对孩子的“爱”,除了接纳、包容以外,引领孩子看到他人“付出”的价值,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和贡献,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则是“爱”的另一层更高境界了:)
而这层“高境界”的修炼,除了需要我们在点滴的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觉察和感受外,恐怕还需要我们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地“放手”和给予孩子“自己做”的信任,让他们通过“自己做”体恤到父母们的付出和辛苦,变得越来越有担当和愿意为家人付出:)
愿我们每位父母,
都能修炼出那样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