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30,一位跟我学了一年的三年级女孩(声乐学生)来上课,她是一位非常用心和努力的孩子。
准备好了,我们开始上课,练了一会儿,发现状态不佳,她呈现出来的表情也是一脸茫然。
于是,我就停下来问她:“你觉得唱之前做什么准备呢?”她就开始回答我,回答的还算合理。
那我就问她,这半个月没上课,在家有没有自己练习,她说没有。
我深知技能的训练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才能呈现显著效果的。
我想这可能是一个观念输入的好机会。
我说:“我们大脑有一个思维模型库”
我边说,边画图
当我们涉及到一项事情的时候大脑🧠就会赋予我们一套高效做事的思维模型,来指引我们把事情做的漂亮。
举例:
你在做作业时,你觉得如何才能保证做出来的作业是优秀的、棒棒哒
她回答:专注、合理安排、字迹工整,不拖拉
打羽毛球时呢?(我知道她很爱打也打得好)
她回答:扣球、灵活、还有一个没记清楚
在学校上课呢?
她回答:积极举手、专心、认证完成作业、不讲话、不插话
顺着这个逻辑,我继续问她
那上声乐课呢?
她回答:关注气息、内口打开、保持微笑、哈欠
我说:“没错,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做每件事的思维模型,这个模型就像一座大楼的框架一样,支撑着我们做事成功与否。”
有了清晰的思维模型就需要另外两件事来让它变得更加稳固。
1.不断的刻意练习
2.夜以继日的积累(看左下角)
有了这两个习惯,你的思维模型就有了左右护法,最后形成“成功金字塔”
她听完开心的笑了,……
紧接着我又画了一个图(右下角)人生圈层图
我说:“人是有圈层的,卓越的的人在一个圈层,其他的各自在自己的圈层”
我问她想在那个圈层,她选择了最高层。
我说:“只有有清晰思维模型的人,通过不断的努力积累,辅以长期的刻意练习,才能达到卓越圈层!”
她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于是我们继续上课……
诚然:这节课她上的很棒!!!
我一直认为,教学技能输入的底层是价值观和品质德行的输入。
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朗读、如何歌唱,更重要的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应对事情以及自信心、想象力、创造力等多元智能的构建。
每次给孩子上课都能激发我很多思考和灵感,就像我的一位心理学朋友给我测试皮纹心理一样,他说我在教育的成就大于在舞台表演的成就。
希望如此吧!
我现在投身亲子教育,我愿意将我毕生的精力付诸于行动,全部时间都将投入在亲子教育的事业中……
压缩时间,让有限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终其一生,只为遇到最卓越的自己!
用自己卓越的行为为社会和人类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