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看鲁迅写的巜朝花夕拾》了,一开始是在收拾壁橱的时候无意中看见的,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翻开扉页,醒目的标题与一道又一道的横线,似在文字下的窄窄矮矮的小人行道,旁边设有注释。一眼望到底,居然还附带了鲁迅的知名之作《呐喊》
一看,只觉羞涩难懂,若去了注释,只觉得是一团乱麻。但渐渐看就看出滋味来了,似甘蔗倒吃苦尽甘来般,我渐渐沉醉于鲁迅先生拟造出的故事里,同时被鲁迅的文笔所惊叹,弦外之音,指桑骂愧工艺之妙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鲁迅的文章朴素的就像一张纸,但纸上却付诸了作者富含其中的情感,我想,这要比那些空洞华丽辞藻堆积的那些散文要好很多。
观后复谈,最过于盛名的是迂腐学子孔乙己。
笑声里能藏着刀。在巜孔乙己》里,除了孔乙己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是快乐的。在本文中,鲁迅用讽刺的手笔写出孔乙己爱慕虚荣和迂腐黑暗的特点。同时还隐喻了科举制度的缺陷与顾客十分麻木的社会现状:
“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若是读书人与凡人有什么不同吗?不过是为自己内心黑暗迂腐的一块挡箭牌罢了。鲁迅先生用孔乙己的一个例子,是千千万万当时读书人的虚影。
在生活中也是有许多个孔乙己的,大有趋之不尽之势。他们畅谈着“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意,大作文章。但其实呢,就像扑在脸上的蚱蜢,只会嘴上功夫,把自己包装成“虎”“龙”“神仙”这虎与神仙可是万万不可招惹的啊。不然,岂不打搅了人家在人前夸夸其谈,倒是自己的罪过了。
若有人扰了他们的“清闲”,他们便气起来了,不仅是骂,而且是劈天盖地的骂,似乎有人把他们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像“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之类的话来反驳你。使你无言以对。
人要面子,自然是可以理解。但怕就怕在有的人拿面子当话里的挡箭牌,这是无可忍受的,如说一句“下次,一齐还了吧!”“马上就还”之类的话,孔乙己化的麻痹自己。这自然是无可救药。
以百八之文抒发对鲁迅先生文章的感慨 ,多为鄙见,若有道不合之友,恳求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