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养育着一些东西的感觉,真好!”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书中的女主人公莫琳由衷地感慨到。她和丈夫哈罗德一起经历了丧子之痛之后的20年里,夫妻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分房而居,几乎没有交流,感情疏离淡漠,莫琳曾经以为俩人就这样渐行渐远地潦度余生了,谁知道,丈夫哈罗德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信是哈罗德多年前的同事兼挚友奎妮写来的,她患了癌症住在几百英里之外的疗养院里,临终前跟哈罗德告别。哈罗德百感交集给奎妮回了一封简短的信,在寄信的途中,他改变主意,决定徒步去看奎妮。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和莫琳穿越时光的另一场内心之旅。这趟旅行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他们相互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让世界走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
65岁的哈罗德.弗莱,在啤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他跟妻子住在英国乡下,生活平淡。哈罗德是个高大的男人,却一辈子弯着腰生活,像是随时防备着前方会突然出现一道低梁,或是别人投偏了的纸飞机似的。哈罗德从小就学会了安身立命之道——保持低调,做个隐形人,害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习惯了像影子一样悄无声息地生活。同时,他是个缺乏色彩的人,别人都有有趣的故事可说,有趣的问题可问,他不爱发问,生怕冒犯他人。他没有受到过足够的教育,没能读完预科升上大学,十六岁生日那天,父亲丢给他一件大衣,就把门指给他,让他离开了。
童年时代的结束让他如释重负。虽然他做了所有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找到工作、娶妻生子、赡养家庭、深爱他们,即使只是刚刚做到——但有时他发现早年的沉默其实一路跟着他,他的父母先后抛弃了他,他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父母也从不教他怎么去爱,甚至不教他怎么去表达。他对待唯一的儿子戴维也是如此,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从不懂得如何去赞美儿子,给儿子支持和鼓励。
有一次一家人在海边度假,儿子戴维溺水了,在那紧急关头,他居然还在那解鞋带!因为他害怕用光所有借口以后,最终还是没法成功把孩子救回来。许多年后莫琳还在为此怪罪他。
儿子长大后,他更害怕和儿子沟通,总想着等儿子再大一点、再大一点就好沟通了。
独自留在家里的莫琳也在细细回想过去的自己,那个自认为可以给哈罗德一切的女人,再打量现在的自己,连一个妻子都算不上。当她重新仔细翻看哈罗德珍藏的旧相册时,她发现,哈罗德一直深深地爱着儿子,他其实从来没有缺失过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关注,她怪了哈罗德那么多年,说他从来没有抱过他们的孩子,从来没给过一个孩子需要的父爱。她又找到了在班特姆戴维卷入海浪那天的照片。她看着哈罗德解开鞋带,她为此花了好多年责怪他这件事,她又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到这幅画面,如今她惊奇地发现,照片上海边有一个女人,挥着双手尖叫,但是她也没有跑进海里。一个半恐惧半疯狂的母亲,却什么都没做,这个女人就是她自己!她责怪哈罗德的同时,从来没有反省过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没有承担起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
儿子毕业之后没有出去找工作,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次次偷莫琳的钱,还把莫琳陪他去心理医生那开回来的药扔到莫琳身上,就这样莫琳还以种种借口来为儿子开脱。在儿子自杀后,她号叫着对他说:“都是你,一切都是你。如果不是你,什么都会好好的。你还是男人吗?”
然后,连沟通、吵闹、目光交流,都没了。她甚至无须把话说出口,他只要看她一眼就知道无论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管用了。她不再责怪哈罗德,不再在他面前哭泣,不再让他抱着她获取安慰。她将衣服搬到客房,他躺在两人当初结婚时买的床上看着,无法走近她,却又被她的抽泣声折磨着。太阳升起来,他们会错开上厕所的时间,他穿衣吃早饭,她则在几个房间穿来穿去,仿佛他不存在,仿佛只有忙忙碌碌不停下来才能按住内心的呐喊。“我走了。”“好。”“再见。”“今晚见。”那些句子其实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还不如之间说外语呢。两个灵魂之间的裂痕是无法弥补的。
如今哈罗德不在身边,孤独感汹涌袭来,莫琳问自己过去二十年哪里出了错。婚后他们都曾经共同拥有过幸福的时光:她有不错的学历,修过一个秘书课程,儿子上小学时她还去自学了一阵法语。曾几何时,园艺是她的兴趣,小花园里曾经开满花。结满果。她每天下厨,以发掘新口味为乐。失去儿子的这二十年里,为什么没有去旅游?去结识不同的人?为什么不去享受更多的温存?过去的二十年,睁着眼的每一刻,她除了在不停地洗刷、消毒、灭菌,每天跟已经不在人世的戴维说话,帮他整理房间,假装他还活着,然后就是用冷漠来对待哈罗德。
故事的末尾,莫琳回到了哈罗德身边,安抚着刚跟奎妮临终告别而悲伤不已的丈夫。她订了一间向海的双人房,她帮哈罗德洗头、剪指甲、按摩脚,一边向他坦白了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让她后悔不已的一切事情,他说他也一样。她告诉哈罗德他们一起来面对,虽然儿子的离开将他们生生切开了,像一把刀子将水果切成两半,分别丢进黑暗里,但他们的儿子毕竟做了他想做的事,莫琳说自己错了,不该怪他的,她会一直站在哈罗德身边,无论他留下还是离开,她依然跟着。莫琳还告诉他,如果他们不能打开心扉,不能接受无法理解的东西,那生活真的失去希望了。他们的路都已经连在一起,心底里某个很深的地方,又暖过来了。
两个悲伤的灵魂,应该依靠在一起相互温暖,而不是埋怨、指责,或是逃避沟通,爱和理解,才是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